河南洛阳墙体广告 抗战期间,很多民众为避烽火拥入陪都重庆,在本地建立同乡会,互帮互助。新安县铁门镇人、辛亥革命元老张钫等河南名人,亦在重庆建立了河南旅渝同乡会,并于1941年出书《河南旅渝同乡会会刊》。我市白河书斋藏书博物馆藏有《河南旅渝同乡会会刊》创刊号一册,记录了很多同乡会材料、其时的河南战况及同乡会救助河南籍难民、失学青年等业绩。
逃亡入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河南旅渝同乡会会刊》创刊号共24页,草纸印刷,封皮由张钫题朱字:河南旅渝同乡会会刊,封皮下方标有出书时间:中华民国三十年河南旅渝同乡会出书。
“抗战时期,全国各地约百万人拥入重庆,离乡背井,迫切需要有个彼此帮衬的同乡集体,同乡会便应运而生。”白河书斋藏书博物馆馆长晁会元介绍。
依据1941年6月出书的重庆市特种社团一览表记载,其时重庆有各省旅渝同乡会39个、四川各县旅渝同乡会20个。关于躲避烽火来到重庆的外地人来说,同乡会是他们流落他乡的庇护所。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同乡会的建立规章,也以彼此搀扶为意图。创刊号中刊登的《河南旅渝同乡会规章》标明,同乡会的会务规模是:以敦睦乡谊开展公益事业为意图,调处会员之间胶葛,辅助病苦孤孀及流离被难等。但凡入会同乡,初来乍到者,由同乡会供给短期食宿;无业者,代为介绍工作;经商,代为联络客户;缺头寸(旧时在银行、钱庄所具有的金钱),代为担保假贷;吃官司,代为打点;闹矛盾,代为调停。
同乡会的办公地多建在闹市,称为“会馆”,以便联络。研究者杨耀健曾在《重庆晚报》撰文介绍,其时南京同乡会设在中华路,安徽同乡会设在张家花园,山西同乡会设在正阳街,江西同乡会设在陕西街,湖北同乡会设鄙人黉(hóng)学巷,河南旅渝同乡会设在重庆洄水沟86号。会馆是常设机构,有住宅,有食堂,素日有人值勤招待。
旅渝的河南人参加同乡会有门槛。依照同乡会规章:(新会员)须品行端正,由老会员2人介绍,经理事会经过方能接纳。入会须交纳手续费,年费为1元,无力交纳者,须经理事会经过,免年费,一起接受捐款。凡有损害国家民族利益、违法乱纪、招摇撞骗、从事不正当工作者,立即开除。
“大角色”云集,救助河南旅渝难民
翻开薄如蝉翼的册页,《河南旅渝同乡会会刊》创刊号里记录的同乡会常务理事姓名,无不是民国时期如雷贯耳的大角色。同乡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也就是同乡会的发起者有:张钫、胡石青、孟剑涛、郑振宇、张仲鲁。
张钫自不必说,辛亥革命元老,北洋略威上将军,蒋介石也要恭敬地称号其“学长”。在他的故土新安县铁门镇,老百姓用这么一种说法来标明张钫名声之显赫:“民国时分坐火车,一报是铁门镇的,都不用买票!”
胡石青是河南开封的博学鸿儒,也是民国时期闻名的教育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爱国忧民,历任东北大学、天津法商学院等校园的教授,北洋政府教育部次长,焦作华夏煤矿公司总经理,河南通志总纂,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等职。
张仲鲁曾于1918年赴美留学,1923年回国,任焦作福中矿务大校园长、河南大学教务长。
第二届补充的名单中,增加了历任黄河河防指挥官、第九十一军军长兼洛阳警备司令等职的郜子举等人。在同乡会担任理事、监事委员的人,亦非等闲之辈,从中可以找到刘茂恩、孙殿英、王幼侨、冯友兰等人的姓名。
在会务方面,河南旅渝同乡会偏重于交际和救助活动。创刊号内刊登了王海涵的刊论《河南旅渝同乡会往后的使命与期望》、曾洪父的《对逃亡豫童之期望》。河南旅渝同乡会还建立了河南旅渝同乡会救助委员会,由胡石青任主席,张钫任名誉主席,农工银行渝处主任担任管帐组长。救助委员会的主要使命是救助河南旅渝失学、赋闲的青年及难民。
开设《桑梓通讯》,注重家园局势
虽身在异乡,河南旅渝同乡会仍注重着家园战况。《河南旅渝同乡会会刊》创刊号开设了《桑梓通讯》节目,刊登了《仍在战斗的开封》一文,对其时开封的战况作了具体介绍。杂文《记南阳包庄寨宋氏抗战事略》,也是对华夏地区抗战的注重。
1942年,河南遭遇千载难逢的大饥馑,媒体、民间言论被政府紧密管控,灾情难以得到注重与缓解。此刻,远在重庆的河南旅渝同乡会,时间注重着家园的命运。
《河南文史材料》中收录了民国期间结业于河南临颍县甲种农校、下一任临颍县高中老师的张洛蒂的回想文章。文章称:
“四月间,重庆河南旅渝同乡会徐鉴泉主任,来信问河南的灾情,我把所见所闻,写了一个小册子,题目叫做《饥饿蹂躏下的临颍》寄给了他。五月下旬,县警察局一个警长,带了几个警察荷枪实弹来抄我家,翻箱倒柜,竭力搜寻,也没有查出什么。警长告诉我,说是有人指控我卖大烟。又把我带到城里押到警察局七天,后因由校园签字将我保出来,说什么‘因病保释,随传随到’。后不了了之。”
“后来听说,我寄(到)重庆那个小册子,徐鉴泉公布给河南旅渝同乡会,计划联名救助,国民党中央政府国防部第二厅认为我有可疑,便打电报给许昌专属,专属批转临颍县查办。”
《河南旅渝同乡会会刊》创刊号出书之前,恰逢胡石青病逝于重庆北碚镇,国民党中央政府为其举行了盛大的悼念大会。创刊号刊登了“胡石青先生悼念会选辑”。其间,撰文介绍了胡石青先生的生平业绩,刊登了蒋介石、林森等为胡石青编撰的祭文以及50余名国民政府要员写的对联原文。
晁会元介绍,《河南旅渝同乡会会刊》少见于著作,撒播很少。会刊在此创刊号后有无继续出书,尚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