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墙体广告 昨日,记者从市植保站获悉,今年夏播以来,许昌市降雨频繁,累积降雨量大,田间小气候及大量残留秸秆为蜗牛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环境。因此,市植保专家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近期注意查治豆田蜗牛。
蜗牛是近年来在许昌市豆田发生的一种新的虫害,其主要以齿舌刮食寄主叶、茎,形成孔洞或缺刻,同时分泌黏液污染叶片,严重影响寄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蜗牛喜阴暗潮湿,昼伏夜出,畏光怕热,对寒冷、干旱及饥饿有较强的忍耐力,常在下午6时以后开始活动、取食,晚上8时至11时达到高峰,午夜后取食量逐渐减少,至次日清晨陆续停止取食,潜入土中或隐蔽处。阴雨天或浇水后,蜗牛可昼夜活动、取食。
据市植保部门近期调查,许昌市豆田蜗牛虫害发生普遍,个别地块百株蜗牛量在200头以上,大豆叶片受害严重。由于当前蜗牛基数较大,且随着虫龄的不断增大,其食量逐渐增加,对大豆的正常生长将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市植保专家建议广大农民朋友根据蜗牛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开展防治。
具体防治方法为:人工捕杀一般在早5时前或晚7时以后,蜗牛开始活动时进行捕捉,连续3到4天,可有效控制蜗牛危害。石灰隔离就是在沟边、地头撒一条宽10厘米左右的生石灰带,每亩用生石灰5-7.5公斤,杀死越过石灰带的蜗牛。化学防治是在蜗牛虫害盛发期,每亩用10%蜗牛敌(多聚乙醛)颗粒剂600克,于傍晚时将颗粒剂施在植株下部;也可每亩选用80%四聚乙醛30-60克,兑水喷雾。对蜗牛虫害重发生田块,隔10-15天,进行第二次防治。
此外,市植保专家还提醒农民朋友,蜗牛属软体动物,一般杀虫剂对其没有防治效果,且药剂不宜与化肥、农药混合使用。施药后如遇大雨,药剂被冲散到土壤中,药效会大大降低,需补充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