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墙体广告 新型城镇化的过程是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也是进城农民融入城镇、在城镇获得广阔发展空间、实现市民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进城农民遇到的最大、最为紧迫的问题是就业。因此,对农民工进行适当的就业创业培训,为农民工搭建就业创业的平台,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是加快实现“人的城镇化”的务实举措和有效路径。
全市领导干部大会指出,要在加快新型城镇化上持续发力,城镇化建设要以人口进城、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不断扩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要积极推进城镇化综合改革,制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保障进城农民的基本权益,确保“进得来、落得下”。
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源。由于农民工接受正规化教育程度比较低,缺少专业技能,大部分以从事体力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在劳动力市场中缺乏竞争力。这就需要我们从提高农民工素质,培育新型产业工人入手,根据农民工的自身条件,对他们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使之获得在城市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从而有序推动农民工在城镇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农民工在城市获得更好的生存发展机会,才可以长久、可持续地在城市生活。
加强就业创业培训,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一直是市委、市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濮阳市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和实施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农民工就业指导。按照“先培训、后输出”的要求,在各县区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紧紧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协调市直培训机构下乡、下村培训;同时将小额担保贷款作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民心工程”来抓,在全省率先将返乡农民工纳入贷款扶持对象。在农民实现“城市梦”的过程中,可以说是技能有人教,创业有人帮,权益有人管。就业创业培训使农民工的职业空间、职业能力等发生变化,同时还通过积极营造平等的就业机会改善就业环境,帮助他们找准定位,成为新一代产业工人。
目前,濮阳正处于“保持态势、创新优势、转型升级、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进一步协调发展的时期,切实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把城镇化与农民就业、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促进城镇化过程与农民就业过程共同发展显得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化就是农民工的市民化,有序推动农民工在城镇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