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墙体广告 8月5日上午8时,湘乡科技信息QQ交流平台内,一条关于紫玉淮山如何种植的咨询信息,引起了科技特派员的注意。经过询问后,上午10时,科技特派员来到湘乡市泉塘镇上扶村的春梅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对从台湾引进的紫玉淮山,进行种植技术指导。
巧妙利用科技信息QQ交流平台,进行科技技术指引与惠农政策宣传,这正是湘乡开展科技信息服务和科技示范点创建的主要模式。在科技惠农思维的带动下,目前,湘乡培育了35个科技基层站点、400多名科技信息服务员,辐射带动了3万余户群众走上致富路。连日来,我们先后到湘乡市栗山镇、泉塘镇、龙洞镇进行采访。
科技特派员走向田间地头
6月中旬,别人家的地里淮山苗正在抽芽,湖南春梅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殷德辉,却在自家地头愁眉。原来,今年5月,他从台湾引进紫玉淮山这一新品种种下后,一个月的时间过去,满怀期待的他,却并没有见到淮山抽芽。
因最初了解紫玉淮山这一品种,是通过湘乡科技信息QQ交流平台。这次,他试探性地将问题抛向这里。“5月种植的紫玉淮山,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还没有出苗?”
同样“身”在群中的科技特派员看到消息后,通过不断问询,继而来到殷德辉的紫玉淮山地里,实地查看,认为紫玉淮山在湖南种植,存在气候、土壤、生产环境等诸多差异。为此,他通过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湘乡市12396服务中心,与各级科技专业人员沟通,想出了一个对策。
“专家指导后,我们在种紫玉淮山时,斜挖土坑,将淮山种放入特制的管道内,淮山就会沿着管道模子生长。这样,淮山种就不会吸收下层不够肥沃的土壤,以后成熟后,挖取淮山也更加容易。”殷德辉指着地里葱郁向上长的淮山苗说。
殷德辉介绍,从2013年3月成立合作社以来,大到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细到施肥浓度,科技与农业种植工作,实现无缝对接。春梅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也由此成为农业部蔬菜标准园、湘潭市重点蔬菜基地。
“我们种植的6个品种的辣椒,去年亩产4000斤,今年通过科技引导,目前已经达到亩产8000斤,且今年的辣椒采摘,将持续到11月。”殷德辉介绍,科技惠农,是生产力的提升,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信息平台科技服务“零距离”
借助科技信息QQ平台交流,可以说是湘乡科技信息平台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湘乡市科技局科技信息站站长谭建清介绍,QQ交流平台,按产业建立了水稻、蔬菜、经作,畜牧水产和园林果木3个信息交流群,群主由农口战线权威专家担任,科技特派员和技术人员分专业进入QQ群,随时解答农民朋友的提问或由群主召集技术人员现场服务,对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再提交省12396平台专家解决。
“湘乡科技信息QQ交流平台比省12396平台的互动性更强,群里不少具有种植经验的‘土专家’,经验十分丰富,可以及时解答群内的提问。”这样“接地气”的交流群,除了科技特派员和技术人员,还有大量合作社、农户加入。在这个科技信息和技术引导的“大家庭”中,可随时随地进行操作,十分方便。同步推行的湘乡科技微信平台,主要发布科技惠农政策、科学生活、时事农事、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及典型经验推介,每周更新2次。
据了解,去年湘乡重点建设了集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湘乡市12396服务中心、湘潭国家农业科技园和湘乡科技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中心既能与省12396服务平台链接,又能融入湘潭国家农业科技园和本市科技政务服务信息化工程网络,实现了科技政务、科技动态、综合计划、科学普及等40多个便民服务栏目的信息查询,方便了群众。
咨询窗口拓展服务模式
而湘乡的科技信息平台搭建,远不止这些。在乡镇的政务大厅增设科技咨询服务窗口,这在湘乡市栗山镇、龙洞镇一带十分普遍。这样实现了实地和网上咨询相结合的科技信息咨询模式。
8月5日上午9时半,正逢湘乡市栗山镇赶集(逢5、10日),栗山镇政务服务大厅的科技信息咨询窗口前,挤满了前来咨询的村民。“窗口平台主要帮村民解决技术难题,同时宣传相关惠农政策。”栗山镇科技专干文婷介绍,自今年2月开设科技咨询窗口以来,半年内共有2000余名村民前来咨询相关政策。
我们随后从湘乡市科技局了解到,2014年,湘乡市从各乡镇办涉农公司、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实用人才、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官”、创业人员等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中挑选了309人乡镇科技特派员,建设了22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服务农业企业或创业大户200多家,部分特派员以资金入股、租赁经营、独资创办、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建立各类经济利益共同体55个。
“湘乡市科技局把科技信息服务、科技示范点创建和科技特派员工作有机结合,着力打通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全市农业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农民科技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支持和欢迎。”市科技局农村政策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科技信息工作日趋完善,湘乡的科技信息对接可堪称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