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墙体广告 在全市7月份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暗访检查中,湘潭县杨嘉桥镇各项检查指标均为优秀,记分表上扣分数为零。
在以往历次明查暗访和综合评比中,该镇曾多次被扣分,在湘潭县19个乡镇整体排名处于中下游水平,而该镇峡山口街区、大型排灌渠列雁荆河及涟水河河堤等三处是扣分主要地段,多次受到市、县相关领导和部门批评。
为从根本上解决峡山口街区脏乱差的局面,杨嘉桥镇政府挤出5万元资金完善了环卫基础设施、彻底清理渠道内的陈年垃圾、聘请3名清扫员负责街区日常清扫清运工作。为确保长效,将该区域的环境卫生管理模式由原来的乡村模式转换为城镇模式,与沿街商户逐一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并加强督促和检查。这些措施出台后,该街区的面貌发生了彻底变化。
列雁荆河与涟水河一线过去的问题主要是沿线村民往堤外倾倒并焚烧垃圾,导致垃圾下河。造成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堤岸上没有建设垃圾池,同时由于堤岸路面没有硬化,垃圾清扫清运难度很大。
2014年,杨嘉桥镇投入600多万元,将列雁荆河9公里堤岸按乡道标准硬化,今年上半年涟水河大堤最后两公里砂土堤面完成硬化;投入近100万元在列雁荆河与涟水河总长38公里的堤岸上建设了150多个标准垃圾池,并于6月底投入使用,从根本解决了沿线垃圾倾倒难的问题。
叠福村61岁的刘文兵就住在涟水大堤旁,他家开了一家日杂店,每天产生的垃圾都比别人家多,但苦于没有垃圾池,只得把垃圾往堤外倒。“如今好了,政府投资建起了垃圾池,离家仅几步路,我们每天都先将垃圾分类后倒入垃圾池,村上的清扫员会及时将垃圾运走,”刘文兵对我们说。
如今,在杨嘉桥镇,不仅再也看不到成堆集中的垃圾,堤岸、河面也干干净净,群众的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大大提高,建设美丽屋场成了各村各组和群众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