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旧怨两人“拉帮结派”大打出手,两伙少年持械斗殴,然而打架没能解决任何问题,两少年小晨和小林却因为聚众斗殴被提起公诉,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和二年,缓刑三年。两少年送给自己的“成人礼物”变成了蹲牢房。
首次斗殴引纷争
小林和小刘在华蓥职业技术学校上学,虽是同学,但两人积怨已深。2014年9月8日下午5点,小林在一网吧上网,听人说小刘等人在学校门口要打他。听到消息后,小林马上给自己的好兄弟小晨等人打电话要他们马上过来支援自己。小林的七八个兄弟到齐后,便往学校门口赶去。
一见面,小刘就指着额头对小晨说:“看不惯哪个,拖出来打就是。”两伙人的争吵声越来越大,各自手中拿着铁铲、板凳等“武器”,在校门口的小卖部开始互殴。正当两队人打得火热时,小卖部老板及时出来制止。小刘等人并不甘心,并喊道:“给你五天时间叫人,到时候又来打。”
二次斗殴多对一
没想到,正是小刘撂下的这么一句话,激起了对方再次打架的战斗欲。小林和他的兄弟觉得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定要在收拾他们一顿,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以后才不会被欺负。
于是,当天晚上7点左右,小林等人在学校厕所附近,正好碰到了之前在群殴中另一伙的“敌人”号称鸡公。小林和他的七八个兄弟显然不会放过那么好的机会,想要给鸡公一个下马威,二话没说,上去就是对着鸡公拳打脚踢。抱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想法,鸡公也只能自认倒霉,没有多还手。等到小林和他的兄弟离去时,心有不甘的鸡公又找到了小刘等人,一致决定第二天再去找他们算账,以挽回颜面。
三次斗殴酿悲剧
两伙少年这样你来我往的,并没有能使其化解矛盾,反倒战火升级。第二天下午2点左右,小刘召集了鸡公等20几个兄弟来到学校,准备和小林他们一决高下。小林等人听到消息后,随即也叫了十几个兄弟准备应战。为了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小林向同学借了一把折叠刀,找到小晨商量打架事宜,并把刀转递给了小晨。
双方人马到达学校厕所附近后,小刘这边的人来了个“先下手为强”,拿砖头往小林背上砸去,随即鸡公又把小林踢倒在地,双方开始互殴起来。在混乱中,小刘方的一个兄弟拿着垃圾桶向小晨打去,小晨拿出了手中的折叠刀一顿乱挥。“有人流血了”突然有人喊道,混乱的场面瞬间静止,小刘捂着后腰杆,小张捂着肚子,两人都在流血。
整个斗殴过程差不多有2分钟左右,随即赶了过来的老师,控制住了现场局面。经鉴定,小张损伤程度为重伤二级,小刘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
华蓥法院经审理认为:小林邀约人斗殴并积极参与其中,为斗殴准备刀具,构成聚众斗殴罪,小晨在斗欧中持刀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构成故意伤害,均当受到刑罚处罚。由于小林和小晨在实施犯罪时年龄未满十八周岁,结合本案的事实、情节,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具有法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遂做出以上判决。
法官寄语
法庭在调查中了解到小晨父母在外地打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常年和奶奶一起生活,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小林与小晨均系高中文化,自身争强好胜,哥们义气重,法制观念淡薄,导致二人为了所谓的哥们义气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在现今社会,青少年之间流传的哥们义气十分普遍,愿意为了哥们两肋插刀,因一点芝麻小事就聚众斗殴常见常发。在青少年处于青春叛逆阶段过程中,谁该为他们的冲动“买单”,除了父母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社会也需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青少年自身更应该主动加强法制理念的学习,用理智处理矛盾和问题,避免因一时冲动而为整个人生留下抹不去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