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墙体广告策划 今(27)日,“巴蜀的怒吼——留念我国人民抗日战役暨世界反法西斯战役成功70周年展”在重庆我国三峡博物馆三楼展出。本年82岁的粟远奎一大早就赶来观赏展览,作为重庆大轰炸的幸存者,他向记者叙述了当年亲历重庆大轰炸以及六五大地道惨案的故事。
粟远奎通知记者,抗战时期,他家住在较场口一个距离现在大轰炸惨案遗址很近的当地。只需警报一响,他们一家人就能很快躲进防空洞。
回忆起当年大轰炸的场景,粟远奎记忆犹新。1940年8月的一天,日军对重庆进行疲惫轰炸,粟远奎家100多平米的房子就在这次轰炸中被炸成了废墟。
但是日军对重庆的轰炸继续了6年多。1941年6月5日发作大地道惨案让粟远奎终身难忘。
1941年6月5日黄昏,日机又来空袭,市中区居民因准备不充分,接到警报后未及时疏散开,于是如潮水般地拥向公共防空大地道中,洞内流亡人数 几近饱满。在长达10小时的高温文严峻缺氧的情况下,除身处3个洞口较近的近百人得以出洞幸免于难外,其余近万名流亡人员因窒息而死。
其时,粟远奎一家人都在里边,他的两个姐姐在惨案中窒息死亡。粟远奎是第二天被救出来的。其时他现已昏过去,被遇难者的尸身包围着、压着,腿现已麻痹,救援的人员发现他还有气息把他拍醒,粟远奎才获救,但他两个姐姐都遇难了,父亲也受了伤。
说起重庆大轰炸,粟远奎难掩心中的气愤与哀痛。“遭受日军疲惫式大轰炸的那几年,咱们不知道日军什么时候不炸了,有时警报刚一免除,轰炸机又来了。”粟远奎说,他们常常会在家里把饭煮好了,装在器皿里,带进防空洞吃。
但即便是家被炸毁了,粟远奎和家人也在活跃援助抗战。“其时家里把一个老古董卖了,换来的钱就捐出来援助抗战。”抗战正式成功的那一天,也即是8月15日,重庆城区几乎是全民狂欢。“我们拎着林林总总的点着的灯在街上喝彩,继续到深夜。”
今日来观赏展览的还有一位亲历抗战的白叟,本年85岁的万众一。“是共产党指引着我成长为一名新四军兵士。”万众一在现场回忆说,1940年5 月,才10岁的他就参加了革命,随党的武装力量来到了湖北大梧山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成为了一名勤务兵。其时他只知道自个姓万,小名叫“小毛”,时任新四 军第五师师长兼政委的李先念给他起了一个名字:万众一。
在观赏完展览后,万众一寄语年轻人,要铭记前史,爱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要好好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将来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