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墙体广告 是第27个世界减灾日,全市22个区(市)县均环绕“用生命呼吁:增强减灾意识,削减人员伤亡”主题,组织了演练、解说等宣扬活动。在新都区马家镇北星村减灾文明广场举办的市本级主题宣扬活动上,
成都市救灾物资集散基地(以下简称“集散基地”)概念图首次亮相。据了解,该基地将于本年年内开建,估计2018年建成投用。
救灾物资集散基地 估计2018年投用
记者从市减灾委了解到,集散基地项目选址新津县普兴物流园区兴物六路,占地51亩,总建筑面积9795平方米,包含2座单层救灾仓库、办理及隶属用房、信息化办理体系(环境监测体系、车辆办理体系、物资调配体系、仓储办理体系、硬件支持体系),总投资10508万元。项目将于本年年内开工,估计2018年全部建成并投用。
市民政局救灾处处长吴宏杰介绍,项目选址在避开危险源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物流条件的快捷性,终究选址离第二绕城高速、铁路都很近,且坐落物流园区中,有利于救灾物资迅速集散。“基地建成后,不仅是一个物资储藏点,还将成为全市救灾物资指挥调度基地,经过信息化办理体系对全市救灾物资进行在线动态办理,保证物资被高效、精准地投放到有需求的受灾点位。”
“这儿的物资可在8小时内送达全域
成都范围内任一受灾点位。”市民政业务基地副主任冯晓伟告诉记者,救灾物资储藏体系中区县级储藏以供受灾人员衣食住的紧急日子救助物资为主;作为市级储藏,集散基地建成后将重点储藏用于灾后安置的日子类物资,全部基地估计可储藏帐子1.5万顶、棉被10万套以及有些衣物。
成都归纳减灾规范化建造开全国先河
“自然灾害来临时,人会自发向自个知道的近来安全区域活动。很多市民一起逃生就像水流一样。让所有人都迅速、有序地流向安全区域,是仅靠社区5到7名工作人员难以做到的。”
吴宏杰介绍,上一年,
成都率全国之先出台《社区(村)归纳减灾公共信息标识建造规范》《社区(村)归纳减灾效劳规范》《社区(村)自然灾害基本日子救助效劳规范》《救灾物资储藏办理规范》4个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规范,着力完成自然灾害日子救助灾前、灾中、灾后的一体化办理;而且发动“社区(村)归纳减灾规范
化工程”建造,“尤其是其中的避灾标识体系,让市民从落发门开端,就能看到牌子指引自个去近来的应急流亡场合;还有标识引导去哪里打电话、找医师、搭帐子……我们都跟着走,很快就流到安全区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