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墙体广告 【襄阳政府网消息】15年来,每当周末,47岁的市民王俊辉都会约火伴到樊城火星观码头游水,风雨无阻,“在这片水域游水,咱们格外放松、心里结壮。”
王俊辉说,这种结壮,来自对汉江责任救助队的信任。2002年,襄阳汉江责任救助队建立,在13年里,队员们从汉江里先后救起1700多名溺水者。“他们抢救的岂止是上千条人命,更是抢救了一个个家庭!”王俊辉说。
在汉江襄阳城区段,汉江责任救助队员和他们的小舟即是安全守望者,是汉江上最美的景色。
救助点即是队员的家
“我从小就爱游水,一离开汉江水,就觉得浑身不自在。”45岁的王秀群肌肤乌黑,是汉江责任救助队的老队员。跟他人不一样的是,他把家安在了火星观码头救助点。
2012年,为非常好地做好责任救助作业,汉江责任救助队在火星观码头搭了一间小屋。从那时起,王秀群就住进了小屋,还自费买了一条小舟,日夜守护在火星观码头。
3年来,王秀群除在汉江责任救助队规则的救助时间段值守外,“下班”后,一旦发现有人落水,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跳入江中施救。“王秀群身强体壮,水性好,反响灵敏,参加汉江责任救助队有5年了,他救下的人有二三十人。”老队员杨国斌每当谈起王秀群,老是拍案叫绝。
2011年4月的一天,一个年青女子从二桥上跳入江中。正在值守点的王秀群发现这一险情后,敏捷驾船冲过去。在严寒的江水中,他疾速断定落水女子的方
位,将轻生女子成功救上了岸。“生命可贵,往后再不要这么了。”上岸后,王秀群找来自个的一件厚衣服,披在了落水女子的身上,耐性抚慰着。
2012年7月10日晚,市民李女士带着儿子在江边戏水避暑。一不小心,李女士的儿子掉进了深水区,游水圈也被江水冲走。李女士救子心切,底子顾不上自个不会水,就跳下江去救儿子。结果,母子俩双双往水底沉去。
岸边的王秀群听到动态后,当即跑过去,飞身跳进江里,将在水中拼命挣扎的母子两人拖到岸边。上岸后,王秀群还进行了简略的施救,终究使呛了水的母子俩转危为安。
而目击者发现,王秀群的全部施救进程,只用了一分多钟,可谓“反响灵敏,救助专业”。
责任救助队里的夫妻档
8月,阳光热辣辣的,却是汉江责任救助队最忙的时节,从6月5日-9月5日,火星观码头、灰包嘴码头、杜甫巷、闸门、鱼梁洲、罗家码头号6个责任救助点都会有汉江责任救助队队员值守。
一艘小舟,一面艳丽的旗号,一个喇叭,几个游水圈,几名汉江责任救助队队员,即是一个值守点。
无论是几声好心的提示,仍是舍生忘死地入水相救,都饱含着汉江责任救助队队员们对生命的关怀——13年来,在队员们的救助时段里,6个救助点未发作过一同溺水事端。
本年8月28日下午,樊城区杜甫巷汉江救助点,不少市民在江中戏水。56岁的汉江责任救助队队员杨光英顶着酷日,在岸边不停巡查。
来回走上两趟,她的衣服就被汗水浸湿,脸颊也被晒得生疼。同在一个救助点担任救助队员的老公李随群,疼爱地将杨光英拉到树荫下,叮咛她多喝些水,自个则走进酷日下持续巡查。
杨光英是汉江责任救助队建立以来仅有的一名女队员,她和李随群也是救助队仅有一对夫妻档。2013年,这对配偶通过自己请求,一起被选为汉江责任救助队队员,他们先后在灰包嘴码头、杜甫巷救助点进行责任救助作业。
这对夫妻责任心强,非常默契,勇敢救助溺水者的故事也不少。
杨光英说,她和李随群刚当上汉江责任救助队队员不久,有个大人带着两个孩子在江边玩水,大点儿的那个孩子不小心滑到江里,紧接着大人和另一个小孩也被
带入水中。杨光英发现后,一边大声呼叫老公,一边向江里游去。终究,在夫妻二人和热心市民的共同努力下,3名落水者被安全救上了岸。“大家常说:水火无
情。江里出一同事端,那即是一条生命的逝去,影响着一个家庭。咱们两口子成为救助队队员后,越来越感到责任救助的重要性。”李随群说,汉江责任救助队的队
员们在值守点都坚持以下几点:对不带游水圈去游水的人,有必要阻挠其下水;一群人来江边玩,救助队员要进步警惕,一向盯着;十几岁的孩子在江中戏水,更是
防止要点……
不为名利守护安定
汉江流经襄阳古城,润泽了城市,哺育了许多襄阳儿女,但它有时也会“打开大口”,吞噬生命。老襄阳人都知道,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汉江边千福码头有个很
大的沙滩,夏天一到,沙滩上摩肩接踵,有时到深夜了,还有人在那儿玩,不小心掉入水里溺亡的事端时有发作。其时,水上派出所统计过,一年单那一个当地就有
五六十人溺亡。
为了削减悲惨剧的发作,2002年,在市政府的主导下,汉江江岸有了汉江责任救助队队员的身影。
队员们都是一般的市民,有的是工人,有的是老师,有的是司机,有的是机关干部,身份不一样,却个个是游水能手。他们有着侠义心肠,自愿投身汉江责任救助作业。
本年62岁的李建新是资格最老的队员,进入汉江责任救助队已13年,老李从江中救下的溺水者数以百计,“咱们喝的都是汉江水,总想着这一江碧波,留给襄阳人的,应该是愉悦、夸姣,而不是哀痛。”
汉江责任救助队的队员救人,遵循的是“水上救援、不收钱物、出现意外、结果自付”的原则。李建新通知记者,队员们不图名、不图利,只为守护一江安定,
“那种在江上救人要钱、挟尸索财的缺德事,咱们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也不是咱们襄阳人能做的事儿。被救下的溺水者,只需能对咱们说上一声‘谢谢’,咱们就称
心如意了。”
9月5日,本年的汉江责任救助作业结束了。由于年纪原因,这也是李建新最终一年承当汉江责任救助作业,下一年,会有年青的队员接替他。“我从救助点上‘退’了下来,往后看见有人落水了,也不会冷眼旁观,仍是自始自终地上前施救。”李建新笑呵呵地说道。
从2002年至今,在汉江责任救助队员们的影响下,不断增加的市民成了“编外救助队员”:在发现有人溺水时,能自动上前拽一把;在看到有人未带游水圈下水时,会大声地提示一句。
“本年暑假,江苏的表弟一家来襄阳,我带着他们在汉江中畅游。看到汉江责任救助队队员在江边‘护游’,表弟一家格外惊讶,我就给他们讲了汉江责任救助
队的故事。”王俊辉说,长年在最热的季节展开责任救助作业,队员们个个肌肤晒得乌黑,穿戴都非常朴素,底子谈不上英俊潇洒,“但在许多市民的心中,他们是
仗义的侠客,是最美的家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