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墙体广告 近来,贾先生致电导报热线反映:他采购二手房的时候,因不认可第一家中介的报价,转而经过另一家中介购房,没想到,第一家中介频频打扰他,甚至要挟。并且,他的房产信息也被人发在网上。
中介拦住买房者咒骂
贾先生计划买房子。8月初,他接到岳阳小区正门邻近一家房产中介的女业务员的电话,对方说有一套房子正在转让,能够抽空去看看。“我并没有给他 们留过电话,不知道中介是怎样知道我的信息。”贾先生心有疑问,但仍是在这个女业务员的带领下看了岳阳小区一套房子。看房前,他签了“看房协议”,但没有 细看内容。
女业务员通知贾先生,这套房子要158万元,佣钱5%。贾先生并不满足:“她谈的方法不对,报价也没到达我的预期,我觉得不太靠谱,不想再合作。”
几天后,贾先生在小区邻近另一家中介看到同一套房子,业务员称能够帮助谈。贾先生与中介约谈后,很满足,很快与房主签了买卖合同。
第一家中介的女业务员得知此过后非常不满,天天给贾先生打来数个电话。该中介的店长还要挟他“当心一点”。
9月11日上午,贾先生俄然接到几十个电话,问询是不是要卖房和租房。他傻眼了,一问才知,是有人将他的房源信息发到网上。
当天下午,第一家中介的几名业务员在小区拦住贾先生一家,不断咒骂。贾先生只得报警。
中介发短信要挟租户
与贾先生有相似遭遇的,还有高小姐。
两个月前,高小姐也在岳阳小区正门邻近这家中介的业务员带领下,看了一套单身公寓。业务员报价2500元/月,且没有商议的余地。高小姐不满足,没有签租房合同,称要思考思考。
几天后,高小姐在另一家中介那里看到了同一套单身公寓,并且报价只要2200元。她没有犹疑,与中介签了租房合同。
后来,第一家中介的业务员不知从哪里得知高小姐租房的事,不时打电话、发短信要挟她。她不堪其扰,只好找房东帮助洽谈,否则要退房。
经房东调停,中介才没有持续打扰高小姐。
警方:请求中止打扰
导报记者向接警民警了解到,贾先生报警当天,民警就去了那家房产中介店里,找店长了解状况。
因为没有把握该中介私自在网上发布贾先生房源信息的依据,民警只能对中介店长进行口头正告,请求中止打扰。
民警主张,若中介以为客户“跳单”,应经过规范途径解决问题,不该打扰和羁绊客户。
律师:签看房协议必定要慎重
福建信海律师事务所林敏辉律师以为,签字的“看房协议”存在必定法律效应,但也要联系实际状况来解说阐明。
在这个案例中,若同一套房事先确实在两家中介都有挂牌,贾先生在不满足第一家中介报价的状况下,选择另一家中介达到买卖,不该该承当彻底的违约责任。
林律师提醒消费者,签“看房协议”前必定要看细心,若其中有约束别的购房行动的条款,应当场提出异议,或拒绝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