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墙体广告价格 “多年来,两岸农业沟通协作获得的成果可喜可贺,但与两岸的协作潜力、两岸同胞的需求对比,两岸农业协作的深度、广度还远远不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郑立中19日在福州表明。
当天,海峡两岸生态农业经济区展开战略高峰论坛在此间举行,来自海峡两岸3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探究有经济效益的生态农业展开新模式,推进两岸农业产业对接协作。郑立中是在下午论坛讲话时做上述表明的。
郑立中评价说,两岸农业协作获得巨大进步,不管是农业交易、农业技能协作,仍是农业人才沟通、农人集体互访都获得了长足进步。
统计数字闪现,1997年,内地进口台湾农产品仅1456万美元;至2009年,增至3.64亿美元;至2014年,这一数字已挨近6亿美元,增加40余倍。
两岸农业协作成功事例不甚枚举。本来,台湾梨农需从日本进口高价梨穗,用于嫁接出产。收到台湾方面反映后,内地和谐供给山东梨穗,改变了台湾梨农受制于日本的局势。
现在,广西每年派出200多位村长、农人以及农人公司家赴台展开专项训练,回来内地后学以致用。
但郑立中以为,两岸农业协作仍有潜力可挖。他并对下一步两岸农业协作提四点主张。
一是从两岸同胞的福祉思考,相互适度敞开农产品商场。
郑立中举例说,远近闻名的金门酒厂出产需求很多高粱,但由于一些约束,内地的优异高粱一向无法送达。
“未来两岸在农产品协作方面需求适度敞开商场,当然内地会充分思考台湾的体量、台湾的花费与台湾自身的农业出产。”郑立中说。
二是,携手加强种子树苗的知识产权维护和有效使用。
近期,台湾岛内有一种声响以为,两岸农业协作必定致使台湾种子树苗以及技能丢失,必定削弱台湾农业的竞赛力。郑立中以为,“这种说法对比片面”。
他说,台湾农业展开起步较早,种子树苗更新换代非常成功。但客观来说,两岸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因此,“不管在任何范畴协作一定是大趋势,有沟通、有协作、有竞赛才能不断提高水平。”
三是一起推进两岸农业沟通的机制化与制度化建造。
郑立中举例说,台南学甲虱目鱼饲养非常兴旺,虱目鱼鱼鳞可以做胶原蛋白,腹部的肉可以做食材,剩下的肉可以做成鱼丸、鱼松,骨头可以做成骨粉。但现在内地公司希望到本地出资办厂,协助本地渔民增收,却困困重重。
四是整合资本,做粗、做长两岸现代农业产业链。
郑立中以为,内地建立的29个国家级台湾农人创业园,成效逐渐闪现,但仍不行抱负,“很大缘由在于把农业单一化”。他主张,应当把农业与生物科技、生态旅游、文化构思相结合。
“两岸农业协作有根底、有动力、有潜力,假如两岸农业可以真实实现取长补短、携手协作,两岸现代农业势将迈入一个全新的年代,中华民族源源不绝的农耕文化也必将发扬光大。”郑立中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