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墙体广告 8月25日11时,在保康县寺坪镇大畈村移民公产安顿点一处住房里,62岁的覃相莲白叟正在做午饭。“自从住上政府供给的公产安顿房,我和老伴再也不用为每天的进出不便利和吃水难忧愁了。”见记者来采访,白叟笑容满面。
“我和老伴本来住在大畈村张家沟,那里到现在住的地方有四里多的山路,曩昔咱们走的是羊肠小道、喝的是堰坑水、种的是挂坡地、烧的是树疙瘩,出产日子都 很不便利。”覃相莲说,自从2013年搬到公产安顿点后,不仅寓居环境改进了,还有了菜园和山场,经济来源疑问处理了。
保康县扶贫办主任李敬宇介绍,公产安顿是该县积极探索处理特困弱势大众住房难的办法和路子之一。对于不一样的方针,采纳“无偿出”、“出钱租”、“花钱买”的方法,处理了建房用地疑问,又采纳上级扶持、挂点单位帮扶和镇村自筹的方法,处理了建造资金难题。
在马桥镇唐二河村公产安顿点内,71岁的张桂芝白叟正在公共厨房里帮厨。她通知记者,她和老伴是上一年从8里外的山里搬来的。
“安顿点有公共厨房,有专人煮饭、专人照料,真是个好地方。”张桂芝说,尽管她的腿有些残疾,但现在收支便利了,有时在邻居带领下,还能够到街上去逛逛。
8月27日,记者在谷城县紫金镇垭子口村一组公产安顿点门前看到,几个乡民正在乘凉。74岁的乡民陈先才通知记者,他从山里搬出来后,就和同村五保户冯长河组成了一个“新家”。“新家”内厨房,灶、床、桌、凳等家庭物什一应俱全。
该村副主任隆正荣介绍,村里的公产安顿点分两期建成,先后投入了60多万元,共安顿20多名特困弱势大众。谷城县扶贫办副主任汪瑞林说,为做到公正、公 正、公开,村里在选择入住方针时,严把了“三个环节”:了解调查开始协商、乡民党员代表评议、最终进行公示断定。对断定拟入住会集安顿点的方针名单在村内 明显方位进行公示,承受监督,并约好房屋产权、寓居办理、其他权益等“三项权益”,根本完成了特困弱势大众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帮、难有所救、 居有其屋”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