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娄底墙体广告 从事水稻栽培薪酬2000元/月,养鱼1500元/月,手袋厂做工4200元/月……农人将土地流通或入股,干老本行能领到薪酬,股份能够分红增收。 “ 村中无农人,满是工业工人。”7月25日,新化县曹家镇水竹村村支书谢玉辉说起村里的变化时,话语里流露出一种由衷的自豪感。
水竹村坐落新化县东北部,距新化县城约17公里,726户,2580人,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间耕地面积2640亩,山林面积3904亩。乡民成为工业工人,来源于“村企协作”的工业开展思路。村里广泛联络本村在外的成功创业人士,活跃引入外资进驻本村办企业、兴工业、与农户签订合同,采纳“
公司+ 基地+ 农户”的形式,促进农人增收、企业开展。2009年,返乡创业企业家谢玉辉引入香港鑫盛集团,在水竹村出资树立鑫盛手袋工艺有限
公司,作为
东莞鑫盛集团的出产制作基地,实施“村企联建”,直接吸收本村乡民560人工作,解决
乡村剩余劳力工作岗位1600个,2014年出产手提包450余万个,年产值1.3亿元。企业开展带动了农业出产方式的改变,村里1200亩水田和2000亩山林悉数实施了流通,其间山林开发了700亩杨梅,300亩油茶树,200亩桃树。此外,村里还建了3个养猪场,每个猪场保有3000多头存栏猪,一个200亩蔬菜基地,建设了优质稻区。乡民用土地入股,谢玉辉给他们赢利分红;乡民从事栽培、养殖业,谢玉辉每月给他们发放薪酬;乡民在厂里打工,谢玉辉按月付出他们劳动报酬。
水竹村的新式开展方式,将农人孵化成了工业工人,乡民在村企打工,一对夫妻年收入能够买一辆13万元的小车,村里不管在家的劳动力,还是在外的打工者,乃至是上了年岁的白叟,都情愿在家门口当工业工人,乡民人均年收入达1.31万元。现在,水竹村不只村成为了湘中区域首屈一指的富裕村,而且被网友称为新化“华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