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洛墙体广告 棣花古镇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土。9月15日,记者在此见到了贾平凹作品《快乐》里的人物原型刘快乐。他快乐地说:“自从古镇建起来,再也不用进城打工当‘褴褛王’了,坐在家里卖书写字开农家乐就能赚钱了。”
漫步棣花古镇,民居错落有致,灰砖、泥墙、人字顶、吉字窗的陕南传统民居建筑,天然古拙。踏着商於古道,观赏宋金边城,走进贾塬村,记者见到正在忙 活农家乐的贾塬村主任李景涛,问起古镇建造,他说,“关键是计划好,既不搞大拆大建,又接地气。计划一下来,我先带头揭掉瓷片抹上泥,复原了老房子的老模 样。农家乐开起来也逐步有了收益。”
记者获知,这儿人均不到二分地,开展旅游业是古镇建造的初衷。上一年以来,每个周末都有7000多游人来这儿休闲。
“咱们因地制宜,使用本地资料、本地技术,修旧如旧,村里很多旧门窗、老物件都是收回再使用。计划人员现场规划辅导,没有损坏这儿的一草一木,保留原汁原味的村落建筑和民俗民俗。”承当棣花古镇建造的中国建筑西北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王振海滨走边介绍。
丹凤县政协主席石康君也通知记者,改造费用农户出40%,政府补助60%,省钱环保有特征。乡民们纷繁参加进来,目前已有近百家农户完成了传统改造,如今古镇建成面积达500多亩。
把现代技术融入古镇建筑是个立异,如给土坯墙里加上保温层,旱厕改成冲水厕所,铺设了自来水管道,污水、垃圾进行会集处理,公共卫生设施逐步到位, 乡民的寓居条件大大改善了,文明习气也养成了。担任规划施工的中建西北院华夏规划所的魏佩娜在和乡民一年的交往中对此慨叹良多。
走出贾塬村,踏上双龙桥,千亩荷塘尽收眼底,顿感古镇生机盎然。穿过荷塘即是《秦腔》里描绘的清风街了,丹江水穿街而过。街上的56户家家有特征。 程有群坐在自家的粉汤羊血店门口,悠闲地晒着太阳。“修房子总共花了3万元,政府补了一半。生意最佳的一天接待了400多人。”他乐滋滋地说,“如今日子 过得既适意又轻松。”
在清风街的另一头,记者观赏了白居易从前下榻过的“棣花驿”。小小古镇,从诗经里的棠棣之华,到白居易的商州情结,再到贾平凹的故土,历史文化遗址丰盛引人。
在贾平凹老家见到他弟媳妇在自家宅院忙着出售贾平凹的作品,记者问她读过贾平凹的书吗?她狡猾地笑道,我才不读他的书。惹得一阵笑声。
本年6月,省委书记赵正永来棣花古镇调研时,十分肯定地说:“这即是最美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