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报道 >>7岁女儿悄悄用大人手机网购 妈妈以为是骗局报警
7岁女儿悄悄用大人手机网购 妈妈以为是骗局报警
-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 扫一扫
加好友
2015年10月14日 08:10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重庆墙体广告
重庆墙体广告“这肯定是圈套,快递员上门强制花费,请你们来看看。”11日,巴南区的王女士报警说,快递员送来价值40元的毛绒玩具,称货到付款,王女士拒收,因为自个并未网购此物。巴南区警方赶到现场查询发现,成果是……
快递员送来毛绒玩具
11日下午4时许,巴南区龙洲湾一小区的王女士正在家中做家务,俄然门铃响起,她以为是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回来了。
“你好,这是你订货的玩具,请签收!”打开门,站着一名男快递员。他递上一款毛绒玩具和签收单,上面写着货到付款,玩具价值40元。
重庆墙体广告王女士傻眼了,自个并没有网购这么的玩具,更不会挑选货到付款的方法。
报警怀疑是新式圈套
这也难倒了快递员乔某,他取出快递单,当着王女士的面核对信息,成果信息符合。假如她不签收,乔某不光收不到货款,连运费都没得。“你自个采购的东西,假如不是质量问题,是不能退换的。”乔某解释。
王女士坚持说自个未买,她以为,毛绒玩具可能是以次充好,或许有人盗取账号歹意采购,这可能是一种新式圈套。见快递员不走,她拨打了110报警。
7岁女儿回家语出惊人
巴南区龙洲湾派出所民警当即赶到,发现快递公司是规范的,快递员身份也实在,单据也没问题。合理民警疑惑时,门开了。
王女士的7岁女儿小倩放学回家了,一眼就看见快递,一脸高兴:“母亲,胡巴公仔总算到了。”
小倩说,这是她网购的玩具。本来,小倩观看了电影《捉妖记》,喜欢里边的小妖王胡巴,传闻能够在网上订货。
前一天黑夜,小倩悄然拿来母亲的手机,在网上选了胡巴公仔毛绒玩具。因为王女士手机上的网购账号主动登录,不需再次输入暗码或验证码,登录网站后小倩就按照提示完结订货。
因为不知道网络付出暗码,聪明的小倩挑选货到付款,害怕被母亲批判,小倩未将此事说出来。
得知状况,王女士表明了抱歉,并付出了40元的网购费用。
国内事例》》
小学生网购2000元手机
2013年新年时期,广西南宁小学五年级女学生贝贝,做了一件让爸爸母亲瞪大眼睛的事:用自个的压岁钱,网购了一部价值2000多元的手机。
本来,贝贝的母亲经常网购,潜移默化之下贝贝也学会了。为了不让家长提早知晓,11岁的贝贝挑选了货到付款方法。贝贝说,她在采购之前,还去手机卖场看过,她看中的那款手机要3000元。她感觉太贵了,所以就在网上采购了。母亲原本想退掉手机,但快递人员表明,手机没有质量问题,不能退货。怎么办“木已成舟”,手机只好给贝贝用了。
广州曾有查询显现,近五成小学生开通了微博微信,三成孩子习惯网购。据南国早报、中国青年报
律师说法》》
小孩网购是不是有用
重庆晚报律师新闻团成员轩正律师事务所周永强律师以为,买卖合同是一种两边法律行为,需要两边当事人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才能。
王女士的女儿只要7岁,归于彻底没有民事行为才能的未成年人,自身不具有缔约才能,缔结合同后王女士作为监护人没有追认该合同为有用,此合同也不归于彻底没有行为才能的人纯获利益的合同,合同未得到监护人的追认本应无效。
假如小倩是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归于约束民事行为才能人,只能进行与她的年纪、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假如是小额花费,应当视为合同有用,假如是大宗花费例如购房、买车,仍然归于无效合同。
不过,王女士作为监护人存在监护渎职,致使商家发生的运费等费用,监护人应当承当。
专家主张》》
练习孩子自我操控
注册咨询师、亚洲心思及教学辅导人员协会会员梁天明博士表明,因为孩子年纪小,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感到猎奇。网购也是理财才能之一,7~12岁正好是最好的理财学习时刻。“堵不如疏,注意练习孩子的自我操控才能,例如提早设定每月的采购额度,或许主张孩子把物品在购物车里放一放,镇定几天后,再思考是不是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