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墙体广告 排风扇口宣布噪音,影响周围住户歇息,记者接到市民的电话后,来到现场采访、检查花上几天的时刻,即是为了协助三个打工小姑娘退房租;为让一根歪斜 的电杆“下岗”,打了几十个电话,联络多部分一起作业……请问谁能做到这些?其实,曩昔的十年,遵义晚报“大众4+1”节目组的记者们一向在做一些看似芝 麻绿豆,实则与每一个市民生活休戚相关的事。
“磨破嘴”帮务工小妹退房钱
“咱们租的房子里有条污水沟,想退房租呢,老板又不干。姐姐,帮帮忙吧。”2012年5月8日,在南京路一饭馆打工的17岁少女小王找到记者潘衡恒求助。
小王的老家在毕节金沙,2012年4月底到遵义打工。4月30日,她和两名火伴在南京路一幢民房内租了一间房,10多平方米,每月房钱120元。小王她们在交纳了三个月房租和2元卫生费后,住进了出租房。
“住进出租房后,她们手上开端长疹子,身上发痒,屋内还有股臭味。”潘衡恒仍记住其时的状况,后来,三个小姑娘发现,房子的一面墙面下,竟然藏 着一条污水沟,里边正流淌着污水,蚊蝇乱飞。为此,三名女孩找房东理论,并要求交还房租,但遭到回绝。为此,没钱再租房的她们连着几天黑夜下班后,都只能 在街上闲逛。
看到三个小姑娘十分无助,潘衡恒决议极力协助她们。“我找到房东老板娘徐女士,聊了许多,她说,最初租房时,已将房间的状况阐明,所以不能退钱。”采访当天,虽然记者“磨破嘴皮”,再三调停,徐女士一向没有松口,最终表明,要等老公回来商量。
尔后的几天,潘衡恒随时与三个小妹妹电话交流,三天后,她得知房东老板回来了,就急急忙忙赶曩昔。“那天是大太阳,正午时分,我约上南京路社区 的作业人员,又到了出租屋。”潘衡恒说,这一次,在她与社区作业人员的一起调停下,房东老板总算赞同交还剩余的300多元房钱。
这还不算完,小王她们拾掇完行李后,记者和社区作业人员还帮她们把行李搬到饭馆宿舍。至此,这件事划上了满意的句号。而这其间,记者“兼职”当起了调停员,这次采访的重点不是宣布了多大篇幅的稿件,而是苦口婆心参加调停,帮三个小姑娘解了心结。
“跑断腿”歪斜电杆安全“下岗”
时刻回到2012年10月中旬。因为年久老化,再遭到过往车辆磕碰,红花岗路义发一单元门口的一根电杆歪斜,已经快支持不住。住在邻近的居民打进热线求助,期望记者帮忙处理此事。
“这根电杆上缠绕着多家公司的线缆,有20多根,要移除它可不是件容易事。”这个热线,让记者王宗辉“跑腿”了10多天,打了数十个电话,所以 作业过了几年,她还对其时的景象浮光掠影。其时,她多方联络后,才得知这根电杆上有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网络通讯公司的光缆线,有必要每家公司的作业人员 一起到场才干处理这个疑问。
“我打了几十个电话后,当年的10月30日上午,总算把我们悉数召集到现场。”王宗辉说,当天,贵州省广电网络遵义市分公司、中国移动遵义分公 司、中国联通遵义分公司等部分抵达现场,作业人员们戴上安全帽,搭着升降梯检查线路。一起,大兴路社区人员合作各部分,对该路段实行了一个半小时的交通禁 行。供电、联通、移动、广电网络、路灯管理所五部分一起作业,才安全拆除了电杆。
这么大费周折才处理的一件事,最终的见报稿件《“4+1”记者“跑腿”,多部分作业,歪斜电杆安全“下岗”》才六七百字,言外之意,只是反映各个部分的协作和支付,记者的支付却只字未提。
细细碎碎十年坚守民生状况
2005年3月1日,“大众4+1”节目建立,至今已走过整整十年。噪音扰民、环境卫生、占道运营……这些看似细细碎碎的作业,却是“大众 4+1”节目一直坚持报导的内容。十年来,记者共接听处理10多万个来电,均匀天天来电数十个,市民投诉的疑问,几乎都得到了处理,或得到相关部分的回 复。
就在本年5月,经各行各地归纳考察,择优遴选,2013-2014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名单出炉,“大众4+1”节目组取得荣誉,被共青团中央颁发“全国青年文明号”称谓。
“诚信为本、恪尽职守、忠于现实、追求真理……”在遵义晚报新闻中心的墙面上,两块写着“大众4+1作业岗位职责”、“青年文明号信誉条约”的牌子已经挂了好多年,上面的一字一句都是每位“大众4+1”成员作业时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