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洛墙体广告 在10月13日北京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品德典范座谈会和授奖仪式上,柞水县张德凤被颁发全国品德典范提名奖,遭到中央领导亲热接见。
2013年,张德凤的业绩在《商洛日报》刊登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经各级文明委引荐,先后荣获商洛市第四届“孝老爱亲”品德典范、陕西省第四届“孝老爱亲”品德典范、全国第五届“孝老爱亲”品德典范提名奖。荣登2015年度陕西好人榜、我国好人榜。
张德凤,女,1964年11月出世,原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石瓮镇胜利村(现并入下梁镇)乡民。改嫁后,在前夫家庭落难后,决然挑起了照料昔日公婆的重担,替老公和儿子尽孝的业绩传遍秦岭,被誉为“孝义儿媳”。在与命运的反抗奋斗中,这名农家妇女用朴实无华的言语和无怨无悔的孝行感动了三里五乡的乡民,用爱心和孝行书写着敬老爱亲的人生经历。
恋恋不舍离别银婚
张德凤的娘家在柞水县下梁镇赤水沟村,1982年,她带着少女的神往和满心的高兴和石瓮镇胜利村二组乡民石全有走到了一起。婚后不久,她生下了两个儿子,本来只想过一个相夫教子的安稳日子,没想到,本来贫穷的家庭在两个孩子出世今后,日子更是越发艰苦!夫妻俩一边要照料年幼的孩子,一边还得服侍年高体弱的爸爸妈妈,底子没有时刻在忙完农活今后从事一些赚钱的活计,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非常清苦。逐渐的,日子的艰苦使前夫暴躁的一面日益暴露,稍有不顺心抄起凳子就打她。“有一年春节,前夫嫌没钱买好烟,暴打了我一顿,差点要了我的命,万般无法之下,我只得去商店里赊账给他买来烟酒,他才逐渐平静下来。”十分困难熬过了十五,日子也越发困顿,无法之下张德凤只好离家去西安打工,靠当保姆一个月挣几百块钱养家糊口,一干即是6年。“那时家里太穷了,我在外面做保姆,孩子上学就耽搁了。大的孩子念到三年级就辍学了,小的一年级只上了几天。”两个儿子都没上几年学,张德凤为此心里很愧疚。
因为日子过得不顺,前夫脾气越来越坏,经常在家打骂张德凤,婆婆也经常指责张德凤服侍不周,2006年,张德凤和前夫离婚了,她净身出户,两个儿子留给了婆家。“你们不知道,在农村离婚是丢人的事,我也舍不得两个儿子。可是我挨打挨怕了,为了讨个活命,没办法只要那样做。”回想起与前夫那25年婚姻日子,留给她最深的回忆即是惊骇,往事不堪回首。
前夫落难不能不论
张德凤和前夫离婚后不久,石家就突降厄运,连续遭遇了两个横祸:先是前夫石全有遭遇事故不幸身亡,没过几年,小儿子也在2012年10月因煤气中毒就再也没醒过来。“我娃才26岁啊!”常常提及小儿子的离去,张德凤就泪流不止。她说,因为遭到小儿子逝世的冲击,现在她有时会呈现精神恍惚,很多事都想不起来,心情也很不安稳。
自从前夫出事不久,自个两个儿子就要出门打工维持生计,仁慈、宽厚的张德凤就承当起了替前夫和儿子的尽孝使命,经常往复40多里路回去帮儿子的爷爷奶奶挑水、砍柴、煮饭、洗衣。“没有成家的儿子要出门赚钱,公公婆婆又没人照料,一想到这事我整夜都睡不着觉,一做梦即是白叟没人照料的惨景。”醒来第二天她就从下梁镇赶到石瓮镇胜利村去帮他们做农活,干家务。这么一来二去,张德凤坚持了4年。
2010年,张德凤经人介绍认识了下梁镇高垣村的冯家文。“他脾气好,人勤快,宽厚宽厚。”张德凤说,和冯家文重新组建了家庭后,就跟从老公到大西沟铁矿打工,小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尽管重新组建了家庭,但张德凤依然没有忘记照料前夫家的两位白叟,在矿山打工期间只要一有时刻,她就会去看望照料公公婆婆,帮着做家务,干农活。2011年,大儿子要出远门打工,两位白叟身体也越来越欠好,张德凤放心不下两位白叟,就和老公冯家文商议,想回去照料白叟。“一开端他怕他人说闲话就不应声,可是一想到两位七八十岁的白叟没人照料,我就重复给他说,后来他总算赞同了。”老公赞同后张德凤就来到前夫家,但没想到的是公公婆婆看到张德凤带着自个老公回来了气就不打一处来,固执不让她进门,“你都离婚了,还把男子带回来住到我屋。”街坊们也议论纷纷。满腹委屈的张德凤没有理会闲言碎语,而是在邻近每月花50元租了一间土坯房住了下来,开端了长时间照料白叟的日子。“我和冯家文刚回来时白叟不理解,村里一些人也不理解,但不论他人咋说我仍是要照料他们,他们毕竟是我的公公婆婆,我要对得起自个的良知。”
“好儿媳”感动乡里
一间约10平方米的旧式平房,外带一个只能放灶和案板的灶房,房子墙壁上贴满报纸,一张木板床、一张条桌、几个凳子,乃至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家具,这即是张德凤暂时租住了四年的家。当今房子后边即是他和老公、儿子刚刚新建的房子。
“现在家里首要靠他(冯家文)打零工赚钱,他身体欠好,腰椎间盘突出,还有肾结石,医师说不精干重活,不然有瘫痪的风险。大儿子一直在西安打工,山外花销大,也存不下啥钱。”张德凤介绍,有时婆婆也会说一些气话赶她走,但她老是选择容纳,一如既往的照料着白叟。“人老了,还能活几年,我得替前夫和儿子尽孝,替他们养老送终,也对得起自个良知。”好在老公很支撑她,把两个白叟认做爸爸妈妈,帮他们砍柴挑水,一起孝顺白叟,娘家也没人反对她做这件事。
本年88岁的公公和81岁的婆婆,说曩昔老说自个儿媳妇不是,没想到自个老了不能动了,都成了别家儿媳妇的德凤还这么细心地照料她和老伴儿,端饭买药的忙前忙后。婆婆吴剑英说:“前年10月我过生日,德凤专门把咱们接到打工的矿上,炒了几个菜,还请了客人为我庆生日。老天有眼,又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儿媳妇,我老了有时说点气话,她也不生气,还和曾经相同对咱们。”
现在张德凤视神经急剧萎缩,双眼视力只要0.1,平常煮饭切菜都看不清,一双手全是菜刀切的创伤,可四年多来公公婆婆的一日三餐她从没有耽搁过。张德凤通知记者,本来的土房子年久失修一下雨就漏,两位白叟都这大年岁了,连一个像样的房都没住过,去年队上征地赔了些钱,她向亲属又借了一点想把房子盖起来,让白叟有个家安度晚年。
老土房拆后,两位白叟被分别安排在邻近的街坊家里,张德凤一边要给盖房的工人煮饭,一边还要照料白叟。88岁的公公患有高血压加上视力弱化,她经常要盯着避免公公私自跑到公路上出风险。为了确保白叟安全张德凤每天饭做好后就把分别把白叟接回来吃饭,假如白叟不想走路,她就把饭送到他们手上。“娃们两口子在我跟前没得说的,衣服给我洗,饭端到手上,我老了也帮不上忙,还给她添乱,让她忧虑,辛苦德凤了”。采访中,公公石光亮说起张德凤不停地称誉作揖。街坊周能友说:“亲生的都不一定能做到这么,她们两口子把没有血缘关系的白叟各方面都照料得极好,给咱们村上的人树立了典范,我们都在称誉张德凤仁慈、宽厚、有爱心。”下梁镇干部王玫介绍说,张德凤替前夫尽孝的故事在秦岭深山群众中广为传颂,十里八乡的年青媳妇们都在向张德凤学习,孝公公,敬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