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墙体广告 备受重视的我国经济“三季报”19日出炉,经济体量全国第二的江苏状况怎样?作为稳增加“压舱石”的工业经济体现又如何?答案是,前3季度江苏工业经济整体运转处在合理区间,结构优化与动力变换加速,但下行压力犹在,需求负重爬坡。
大块头调整连累工业经济
计算显现,本年2月至9月,规划以上工业增速处在8%-9%的合理区间。前9个月,全省规划以上工业完结增加值2.46万亿元,同比增加8.3%,高于全国均匀2.1个百分点。
现在,钢铁、水泥、建材等过剩产能紧缩没有完结,前期增加较快的轿车等职业受商场容量限制进入调整期,这些职业体量大,连累整个工业经济。前3季度,全省高新技术职业产量同比增加10.1%,增速高于工业均匀。八大首要职业中,除冶金职业产量同比降低0.8%,别的7个职业均完成增加。其间,电子、轻工、机械职业增幅高于全省工业均匀,纺织、建材、石化职业增加相对缓慢。
旧动力削弱,新动力生长,与传统工业相对应的新式工业、新式业态加速培养。本年以来,航空航天器、生物药品、医疗器械、新能源轿车等板块产量增幅均在20%以上。在连云港,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前3季度出售增加30%,接近全省医药职业均匀增幅的两倍。这得益于公司每年继续推出创新药,坚持成绩稳定增加,按现在态势,本年底连云港将新增1家百亿级公司。此外,符合花费升级方向的新式商品增加也很敏捷,新能源轿车龙头公司南京金龙前3季度出售逾16亿元,9月销量同比翻番。
前3季度,苏南、苏中、苏北三大板块的工业增加值别离增加6.4%、10.4%、11.1%,苏南高新技术加速开展、高耗能职业步入负增加区间、配备制作业占比显着进步,转型脚步显着加速。“工业在江苏经济大盘中的比重为47%左右,占比虽略有降低,但仍是稳增加的压舱石!”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以为,稳工业就是稳经济、稳工作、稳民生。
“晴雨表”折射新旧动力切换
1-9月,全省用电量同比增加2%,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其间,工业用电量同比增加1%,增速同比降低1个百分点。短期看,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长时间看,为结构调整提供时刻和空间。
与首要经济省份比较,前3季度江苏工业用电增速高于上海、浙江、广东。八大工业职业中,除建材、冶金、机械外,别的职业用电增幅均超越工业均匀,其间,医药、电子别离增加10.5%、6.39%。按区域板块剖析,沿海地区用电增加3%,其间连云港增加7.1%,推动全省用电增加。由此可见,工业经济仍不乏亮点。
成品油同样是调查经济的窗口。前3季度,全省成品油花费量同比增加2.7%,其间,汽油增加13.2%,柴油降低6.2%。江苏新海石化总经理范建民剖析:“汽油增加,获益于私家车快速增加,而柴油的首要花费集体是工程机械、物流车辆,标明工业出产较疲软。”除了成品油,新海石化还自动调整商品结构,出产化工品,坚持赢利正增加。而能做到不赔本,在石化职业已很不易。
商品价格降低,影响整个工业经济的盈余水平,冶金职业深受影响。“咱们的三个拳头商品在全国商场占有率第一,日子过得还算好。”常熟龙腾特钢董事长季丙元介绍,本年公司新上技改项目,产量增加40%,但商品价格整体降低30%左右,算下来,前3季度销量增加了,但出售总额和赢利总额与上一年相等,单位产量效益有所降低。他坦言,辩证看待这一表象,一方面下行压力的确很大,另一方面印证技术改造很有必要,进步公司抗危险能力。
紧缩过剩产能松不得
判别经济形势,把握短期目标当然主要,更主要的是重视开展大势。专家以为,现在经济运转仍处于下探过程中,判别企稳目标首要看PPI和大宗商品价格何时止跌回升。当时虽然面临下行压力,但需求把结构调整、低端过剩产能化解放在突出位置。
“要素本钱居高不下、产能过剩、负债沉重,这些都会影响工业运转。”刘志彪以为,消化本钱压力,要害靠进步出产率,这就要求公司加速改造进步技术设备,推动智能制作;化解低端过剩产能的中心是商场化,鼓舞经过本钱商场进行资产重组、公司吞并,进步工业准入门槛。
“减轻公司债款担负难度最大。”他剖析说,当时,经济基本面没有变,新动力正在集聚和生长,但要留意防备区域性危险。在景气指数下行期间,特别通胀率较低时,公司借款本钱上升,出资意愿降低,然后出资规划敏捷降低,经济进入下行通道。要为公司树立长时间本钱来历和使用途径,更多地在本钱商场融资。
坚持开展定力,并非抱残守缺,而要因势调整。随着药品投标方针变革,医药公司若按传统战略经营,效益将大幅降低。本年正大天晴提出“降本增效”,经过技术改造,仅甘草酸系列商品一年就可节省原材料本钱1000余万元。此外,公司加速国际化战略,1个商品已经过欧盟认证、4个商品正在请求认证,力求到“十三五”末海外商场奉献10亿元出售额。
应该看到,新旧工业没有彻底接续、新旧动力还没无缝联接,旧工业退出的空间亟待新工业添补。当时,我省正推动“我国制作2025”、“互联网+”等战略,推动工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施行更大力度的技术改造,全年工业出资增速坚持在10%以上,其间技改出资占比增至70%以上;发掘大型公司的支持效果和中小公司的增加潜力,力求3年新培养5000家规划以上工业公司、5000家中小高新技术公司和5000家规划以上“专精特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