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墙体广告 金秋九月,
黄梅飘香。随同着熟习悠扬的旋律,“十一”
黄梅戏展演周又向我们款款走来,作为
黄梅戏展演周
大众文化活动之一的“广场文艺天天演”系列专场演出,自然不会爽约,与市民们如期见面。
从9月29日起至10月8日每天下午三点,近40个
黄梅戏专业、业余团队将在科技广场文化舞台,给全市人民带来11场不同类别的
黄梅盛宴专场演出,定能让广阔宜城人民大饱眼福。
“广场文艺天天演”活动,自2005年在第四届
黄梅戏艺术节上初次与市民见面以来,至今已迈过了10个年头。在这10年,迄今为止带来了大型公益展演300余场,参演节目5000多个,内容方式丰厚多彩,直接惠及城乡基层
大众30万人次。在这期间,来自各行各业、专业非专业的
黄梅人士,风雨无阻,披星戴月,年年与宜城百姓相逢、相知、相守,台上台下携手言欢,台前幕后互诉心肠,正是由于大家心中对
黄梅戏共同的酷爱,才将文化乐民、惠民、育民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作为
安庆户外
大众文化文艺演出史上历史最久、范围最大、参与人员最多的“广场文艺天天演”,正是源于心中共同的“
黄梅梦”,才打破了以往传统演出时间、空间的局限,为
安庆百姓带来了欢乐,八方齐聚,雅俗共赏。
“天天”有好戏
转眼曾经毕业八年,家住菱
湖南路左近的姚舜还分明记得本人第一次感遭到“广场文艺天天演”魅力时的场景。“那是六年前的冬天,当时除了不绝于耳的鞭炮声,还传来了一阵悠扬的
黄梅调。”姚舜对记者表示,这种身边即是舞台、天天有演出的广场文艺方式,营造了浓重的传统戏曲气氛,更能吸收如今的年轻人。
除了在市区广场停止“文艺天天演”系列演出,
黄梅戏从业人员,业余喜好者更经常将舞台搭建在社区、
乡村基层,与这里的村民一同参与其中。每当国庆、五一等重要的节庆活动,“广场天天演”都会定期来到不同的村庄停止展演,在观赏完精彩纷呈的
黄梅戏节目后,寓居在大观区海口镇海口村的老人胡荣华对记者表示,自从能在村门口观赏到专业的
黄梅戏演出,似乎霎时拉近了与
黄梅艺术的间隔。
9月16日上午,市文化馆内副馆长焦庆正在繁忙着今年“广场文艺天天演”的相关事宜,他对记者表示,此次扮演一共布置了11场演出,来自社会各界近50个的
黄梅戏专业团队、业余团体、民间班社报名积极,积极参与。目前报名的曾经超越100多个节目,相关专业教师正在停止最后的遴选。
社会团体备演忙
本次
黄梅戏展演周参与天天演活动的演出单位和人士,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
黄梅戏剧团、名家名角,也有来自本市的专业团队、业余文艺喜好者和普通职工。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对节目的编排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精神,不少非专业团队、协会还请来了专业教师停止辅导,演员们经过特地的培训后到达了较高的水准,每个参与者都尽心尽力,力图在本次展演周上给广阔宜城百姓带来尽善尽美的演出。
9月26日,来自望江县
黄梅戏研讨中心的
黄梅戏演员们早早地来到了
安庆,开端了展演周最后的准备工作,甘淑燕和其他两名演员,将在10月2日的小戏专场上,为宜城观众演绎稀有剧种“龙腔”曲目《描药方》。“其道白、声调用的是望江方言和声韵,唱腔节拍散漫、调子坦率,融唱、说、数为一体,其咬字极具我们望江外乡特征。”甘淑燕对记者引见说,她们十分注重这次广场文艺天天演的专场演出,为此曾经准备了长达三个月之久,希望能给宜城百姓展现出稀有剧种不一样的神韵与魅力。
除了专业演员们全身心的投入准备,
安庆市外乡的老戏迷们也在为这次天天演专场演出做着充足的“功课”,发挥“退而不休”的余热。9月24日晚,为了筹备等待已久的
黄梅戏戏迷协会专场演出,协会里来自全市各地、不同岗位的退休业余喜好者们,齐聚人民路步行街广场,自发组织彩排,做着积极的准备。踏着愉快的舞步,配着高亢的唱腔,
黄梅戏《花魁女与卖油郎》经典的旋律响彻在广场上,就算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次彩排,演员们也拿出了十二万分专注,投身在本人的唱腔与走位上,将传统的戏剧呈如今繁华的街头。“这群老年戏迷们声音正,步伐轻快,这要是带妆彩排,换上了戏剧服饰,我们真觉得能和专业的
黄梅戏演员一决高低呢。”市民李艳芳说。
而在当晚,城市的另一头,来自全市不同事业单位、机关部门的
黄梅戏喜好者们,也正在市民广场文化馆提供的场地停止着彩排。“我们都是来自不同岗位的在职职工,由于对
黄梅戏共同的喜好会聚在一同,素日里应用各自的空余时间,聚在一同排戏、唱戏。”再芬戏友会的担任人姚国富通知记者,由于戏友会里的成员大多是在职人员,他们为了这次展演周广场文艺天天演的演出,早在今年春节时分就开端筹备、排演。由于平常各自手头都有工作,大家常常需求将就同伴的空余时间才干一同排戏。但是,对
黄梅戏的喜欢与热忱,却丝毫没有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