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墙体广告 9月18日上午,在利辛县永兴镇诸王村,种粮大户张金磊家的稻田里,一辆收割机蓄势待发,稻田边站着数十名参观者,他们大都是当地的种粮大户,还有来自宣城和黄山的种植户。
今年四五月份,张金磊从
上海引进了一种节水抗旱水稻停止试种,眼下曾经到了收获的时节,水稻种子的研发单位、利辛县农委以及很多的种粮大户都想看一看这种稻子的亩产量能到达几。
机器轰鸣,稻秆齐刷刷地倒下。非常钟左右的时间,一亩地的稻子曾经收割终了。大家赶紧把稻谷装袋,然后上称。“85.9斤,83.1斤,67.4斤……”每称完一袋,利辛县农委工作人员都大声报出重量,随着最后一袋稻谷被搬下磅秤,数字定格在1285斤,“依照规则,还要扣除10%的水分,这亩稻子的实践产量是1156.5斤”。
据理解,今年利辛县共有4块这种稻子的实验田,分别在永兴、阚疃和展沟镇。张金磊的这块田被试种的种粮大户们公以为“长势最不好的”。
“旱田咋能种水稻,这不是扯吗?”
“这个产量我很称心!超出了我的估计。”听到产量的数字时,张金磊笑容满面,连连鼓掌。
今年春季,一个在
上海工作的老乡向张金磊引荐一种节水抗旱水稻,让他试种一下。“我当时想,旱田咋能种水稻,这不是扯吗?”张金磊说,以前利辛有过种植稻子的历史,但以失败告终,他后来得知这种由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和
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研发的“旱优73”具有节水、抗旱的特性,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分两批共种植了150亩。
由于第一次种没什么经历,稻种播上以后,张金磊就依照小麦的管理方式停止管理。“和种小麦不同的是,我一共浇了3次水,打了4次农药。”张金磊说,管理方式粗放,加上这块地的肥力并不高,他也并没有报太大的希冀,“假如亩产能到达1000斤,我就曾经很称心了。”
测产结果一出来,原来还抱着疑心态度的张金磊对继续种植这种稻子自信心十足。“明年扩展点面积,我还准备把田块做成方田,浇水省事,打药也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