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文旅融合开新景

文旅融合开新景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6年09月22日 04:09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安徽马鞍山墙体广告

  安徽马鞍山墙体广告   金秋时节的马鞍山,犹如一幅美轮美奂的长卷,展示在世人的面前——采石矶千古奇秀引游人无 数,雨山湖边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秀山新城拔地高楼林立东方,工业园区车来车往一片忙碌。无论是驻足于修缮一新的采石古镇缅怀旧光阴,或是踏上昭关古道,走 进华阳洞去追随伍子胥、王安石当年的脚印,还是跟着锣鼓丝竹之音去农民文化乐园听一曲原汁原味的民歌,大家都会忍不住赞赏:诗城真是越来越美,这里真的适 合诗意栖居!
  山水为体,文化为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盲目,不遗余力,多措并举,不时深化文旅交融,鼎力推进文化强市建立,让美丽的诗城愈加婀娜多姿。
  文化+旅游,整合的不只是资源
  近年来,随着人们假日旅游观念的逐渐成熟,旅游需求普遍产生,旅游方式也呈现多样化趋向,原 来单纯的以观光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也发作了变化,各种专项旅游日益增加,参与性、体验性旅游的比例正在逐渐加大。文化与旅游的交融成为产业开展的必然趋 势和请求以及发明社会经济价值的重要方式。为此,我市充沛开发城市旅游资源,将文旅交融上升为城市开展的严重战略,在打造文化产业、促进城市转型晋级上积 极探究新形式。在原市文化委员会和原市旅游局的根底上,我市整合组建了市文化和旅游委员会;整合文化、旅游行政执法力气,组建了市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支 队;积极推进市歌舞团、市黄梅戏剧团、市艺术实验中心三家演艺团体的转企改制,成立了马鞍山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
  文旅交融,如何构成叠加、倍数效应?文旅开展,又如何成为经济转型开展的新引擎?理论能找到最真实的答案。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文旅项目建立,文化产业完成蓬勃开展。采石古镇、凌家滩古文化遗址公 园、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运漕古镇改造等重点项目正稳步推进,和县宁和山庄、濮塘森林公园、台湾花博园一期已建成开放;横山农业博览园、“创客+”文化 创意产业园项目加快推进;涌现出经纶文化传媒、影星银幕、松源珠宝等一大批明星企业。文旅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开展重要产业。
  随同着文旅产业的昌盛,全市旅游产业体系也日趋完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28 个,其中4A级5家,星级饭店20家,其中五星2家。游览社57家,其中国际社3家。持国度导游证导游人员700多人。省级星级农家乐92家,其中五星级 10家。运漕镇、乌江镇、黄池镇、仙踪镇六衖村、石杨镇花园戴村、湖阳镇大邢村为我市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化与旅游的交融日益加深,文化创新才能不时 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有力,行政效劳程度不时进步。
  文旅交融推进产业开展的理论,整合的不只是资源,更提升了这座城市的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
  文化强市,厚植城市文化根脉
  文化,是城市开展的根脉和灵魂,决议着城市的时期风貌和共同魅力,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曾经成为一座城市绿色崛起的必然支撑。近年来,深知这一道理马鞍山人不遗余力地开展文化事业,在助推当下转型晋级、加快开展的同时,更为久远的可持续开展深谋远虑。
  近年来,我市公共文化效劳体系进一步完善,成为首批国度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示范区和国度公共文 化效劳规范化试点城市。连年的举行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马鞍山户外旅游节、马鞍山音乐节、“江南之花”等品牌文化旅游活动在国内产生普遍的影响。截至目 前,全市共有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国有、民营各类博物馆11座。全市35个乡镇和13个街道综合文化站设置率100%,站舍面积70%以上达 500平方米以上。全市建有农家书屋517个,藏书均超越2000册。全市村(社区)文体活动室设置率100%,建立面积均超越100平方米。在全省率先 建成了公共文化信息化效劳网络。在全市人口密集的街道、社区建有24小时自助图书馆10个,是全省范围最大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及数字化效劳体系。全市有 13个村列入省农民文化乐园建立试点。全面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树立了文化信息效劳平台。我市被命名为“中国诗歌之城”,建成全国首个数字文化体验馆。
  文化产品供应才能进一步加强。我市推出黄梅戏《千羽锦》、《凤栖巷》、《凤鸣宏村》和民歌剧 《姑孰情歌》以及儿童剧《小雨贝梦境奇遇记》、《牛背上的歌》、音乐剧《天使在身边》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在全省率先展开“百场文艺下基层”公益惠民演出活 动,演出脚印遍及全市一切行政村和街道、社区。
  文化遗产维护工作效果明显。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保单位5处、省保单位19处、市保单位72处,维护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设立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心,全市共有国度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16项、市级55项。
  新闻出版、播送影视事业稳步开展。新闻出版产业进一步繁荣,共有报纸期刊13家,出版物发行 单位261家,印刷企业139家。软件正版工作迈上新台阶,全面完成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全市播送掩盖率、电视掩盖率达100%,开展有线电视用户 32.6万户,干线网总长3692.5公里,新增城市数字影院15家,完成了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全掩盖,省级播送影视产业基地1家。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