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墙体广告 霏霏细雨中,走胡同、进社区,只为看望阳明新居,重历天泉证道的所在地;
缕缕暖阳下,问路人、查史料,但求找到稽山书院故址,追思阳明心学门生遍及的盛况;
幽幽深山里,斩荆棘、寻山道,誓要一睹阳明洞天遗址,感悟大儒生长的心路历程……
近日,“知行之旅·发现阳明”采访团走进
绍兴,缓步代车、一路前行,在陌生的城市中,尽力寻觅阳明先生留下的脚印,用举动实习着“知行合一”的憨厚哲学。
在
绍兴期间,采访组寻觅的第一个遗址,是王阳明新居伯府第。
据史料记载,伯府第修建非常讲究,自古
绍兴就有“吕府十三间,不如伯府一个厅”之说,足见其规模宏大。不过,在前史的更迭中,伯府第多次遭到焚毁,因此淹没在
绍兴街区当中。
为了找到伯府第所在方位,采访组查阅了有关史籍材料,并在
绍兴市委宣传部的帮助下,将伯府第的方位锁定在
绍兴北海大街铁甲营社区王衙弄。
采访组沿途采访了王衙弄的居民,问询新居保护状况,找到了伯府第残存下来的石牌坊、喝酒亭、观象台,并在王阳明天泉证道所在地碧霞池,回忆了阳明先生“四句教”的深刻道理。
稽山书院思盛况
稽山书院为北宋范仲淹知越州时所创立,是其时
绍兴的最高学府,后来南宋朱熹曾到这儿讲学,故闻名遐迩。
王阳明晚年在稽山书院讲学授徒,为
浙江培养了大批王门弟子,阳明后学集大成者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一书中,称其为“浙中王门”,列为全国王门八大学派之首。
现在,稽山书院早已湮废。
绍兴市城建档案材料显现,书院旧址位于
绍兴府山公园三山公园管理处旁的广场上。
尽管,曾经的稽山书院已不见踪影,但采访团仍是前往该广场,追思阳明先生讲学的盛况,并拍照图片和视频,供日后学术研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