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墙体广告讯两年前,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履行博物馆、留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一时间人潮涌动,一些高端场馆甚至创下过日观赏1万多人次的纪录。现在,免费场馆的人流已基本稳定,客流量普遍增加了2倍以上。
被誉为城市精力家园的博物馆、留念馆不再是寂寞深闺无人去”,就在社会为政府文化惠民工程叫好的同时,一些人士也冷静地看到,在激增的游客人数中,却少了一些青少年观众的身影,而他们,本该是这一文化公益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寒假激活文化消费 博物馆仍不温不火
据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王兴平介绍,目前南京登记注册的博物馆有55家,除瞻园、总统府等属古代遗址外,基本实现了免费开放。其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留念馆、雨花台、梅园新村留念馆、云锦博物馆、静海寺、渡江战役留念馆和城建展览馆等最为知名。不少场馆每年接待的观众数量很大,但在新增的游客中,70%―80%是外地游客,当地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增幅有限。
与博物馆形成对比的是,寒假里各类针对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场合都是人满为患:在南京各大影城,《喜羊羊与灰太狼》吸引了大批中小学生;打着全世界第一大动漫化场景式职业体验城”口号的东方娃娃动漫大世界里,考古洞穴”等成了最受孩子喜爱的体验类节目。家长们表示,平时孩子学习紧张,就应用假期多插手一些休闲主题的文娱活动。说到博物馆,一位带孩子看《喜羊羊》的母亲面露难色:孩子不会主动提,我们大人也没什么爱好,总觉得博物馆很枯燥,没有娱乐性。”
博物馆是提高国民素质的第二课堂”,现在,免费”不再是开启青少年进入博物馆大门的万能钥匙”,就连课业压力减轻、时间相对富裕的寒假,博物馆也不克不及吸引青少年,其暗地里的原因是什么呢?
南京正大旅游公司总经理夏宏伟是位博物馆兴趣者和保藏发烧友。他认为,如今不少展览,是给占社会1%的专家学者看的,他不会带上小学的女儿去观赏,因为她不行能了解。曾受邀加入南博展览筹谋会的他,觉得博物馆应放下身段、换个视角,吸纳旅游、教育界等相关人士插手布展讨论,让99%的外行看懂才是硬道理。
王兴平处长也表示,博物馆对小观众缺乏吸引力,最主要的原因是展览不够精彩,更新速度过慢。有的博物馆一年只有一两个展览,不行能让观众坚持长期关注。有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开学时或特定留念日相比热闹,然而这种潮汐式的人流并非抱负的博物馆观赏模式,拥挤和嘈杂反而让人很难静下心来细细体味。其次是部份博物馆硬件设施仍较落后,展览形式太传统,不克不及适应新生代人群的需求。同时,如今各地博物馆事业还处于基础建设阶段,博物馆也面临资金的艰难。拿南京市来说,每年投入都有几亿元,然而主要用于划拨土地、建新馆和场馆装潢上,却没有展览的专项经费。而好的展览不但要有好文物,还要高雅和现代的布展,要有展板阐明、声光电成效以至flash和动漫演示,动辄十万元以上。缺乏资金的撑持,也是免费开放成效没有最大化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