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墙体广告 作为南明河的主流,小黄河的管理效果是最显著的。日前,
贵阳市“行走南明河编织美丽的项链”报道小组踏访小黄河流域时发现,经过新建截污管网、培育水生植物,小黄河的水不再黄了、不再臭了,水质发作了明显变化。
在航天十院门口的桥上,记者看到了面目一新的小黄河,河水潺潺流淌,两岸生长着翠绿的水竹、粉红的美人蕉。4年前,小黄河还是一条发黑的臭水沟,两岸夜市、菜场排出的污水、渣滓都往河里倒,走到河边便能闻到一股臭味。
往常,小黄河沿岸修建了6.1公里的生态河堤,栽种了13万平方米的水生植物。中建五局小黄河截污整治现场担任人陈明哲引见,对小黄河停止生态工程管理,主要靠的是种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多植根于河道中间的河床底下,以藻类为主;挺水植物多种在河道两旁,以美人蕉为主。两种植物的作用相同--美化环境,吸附河水中的局部污染物;固定泥沙、坚持水土。”
河流水质“治标”还得靠新建、改造截污沟。左近的老人说,此前,小黄河的截污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修的,管网不完善,污水横流的现象时有发作。小黄河流域管理工程开端后,不但新建了10公里截污管网,还完善了以前的老管道,再也不担忧污水乱排了。“为理解决小黄河两岸夜市的排污问题,我们特地修建了截污沟接入口,便当污水排入沟内,防止污染。”陈明哲说。
详细来说,小黄河流域管理工程包括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明河主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及
贵阳市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EPC总承包三标段。其中,前者于2013年1月初开工,2013年6月底竣工,包括小黄河三江口至陈亮村段近万米河道清淤、沿线两侧截污主沟(管)淤堵点清掏、沿线排水主干线污水管沟修建等;后者于2014年10月开工,现已竣工,在陈亮村至奇瑞工厂及贵昆铁路桥段截污沟断开处新建截污沟(管),保证截污沟贯穿。小黄河截污整合工程沿线共改造了35个排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