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墙体广告 由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讨中心(以下简称IPE)与自然资源维护协会在今天共同发布的“2015-2016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评价结果”(以下简称PITI)显现,120城市污染监管信息公开遭遇冰火两重天。
PITI所发布的监管信息触及重点企业排放数据公开、清洁消费审核、环境监管信息、污染源自行公开、互动回应、企业排放数据、环评信息等多个方面。 IPE主任马军透露,两家环保组织调查发现,大量监管信息仍旧“深藏闺中”;环保政务微博现“僵尸”微博;6城市存在删除环评全文历史信息问题,以至有城 市公示期满即删除环评全文信息。
去年监管记载达4.8万条
据马军引见,两家环保组织以为,“2015至2016年度120城市污染源信息公开程度总体继续攀升,其中,北京、
杭州、
青岛等7个城市总分跃至70以 上,是2013年度规范晋级以来初次呈现70以上高分。北京市凭仗在10个评价项上平衡的高得分率,以77.1分首度排名全国第一。
PITI称,调查还发现,日常监管信息公开大幅增长。“从2006年到2015年十年间,IPE湛蓝地图数据库共收录25万条污染源监管记载,而其中2015年度一年的监管记载数量就到达4.8万条。”PITI说。
但是,120城市污染源信息公开水平良莠不齐的情况也很明显。据两家环保组织引见,一批城市明显偏弱的表现,抵消了抢先城市的优秀表现,招致本期评价的120城市均匀得分仅为49.6分,间隔有效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权尚有差距。
马军说,
重庆、
山西两地全部国控污染源的自动监测数据尚未完整公开,此外
内蒙古、
天津、
湖南、
四川等9省区平台自动监测数据发布存在24小时以上滞后。
违规记载80%控制政府手里
PITI报告评价期间发现,环境违法案件发布质量有所打破。120个评价城市中,有70个城市发布了环境行政处分决议书,较去年增长48.9%。
“日常超标违规记载,大量监管信息仍深藏闺中。”两家环保组织说,“目前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控制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深藏闺中’是极大糜费。”
关于企业环境信誉等级评价,PITI称,120个评价城市中,仅49个城市发布了企业信誉等级/环境行为评价结果,其中4个城市公开的企业信誉等级评价 结果中未明白各企业对应环境信誉等级,或未发布除“环保诚信企业”、“环保良好企业”外的其他等级企业信息。即便发布等级评价结果的城市,也鲜有发布评价 详细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