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阳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上通过《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将从资金、场地、税务、人才等方面对民营博物馆给予资助。目前,洛阳市现有14家民营博物馆通过省文物局审批,数量居全省首位,此外还有7家等待审批。它们经营状况如何,大河报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
【探访】
3年建成14家民营馆,是预想的4倍多
牡丹燕菜、连汤肉片、扣肉……展柜中一排精美的水席宴让人馋涎欲滴!其实,这只是一道洛阳水席仿真宴,是洛阳真不同水席博物馆中的一项展品。这间4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中,包含伊尹、周恩来、武皇等多个相关名人展厅,并展出名人字画及涵盖了仰韶文化和宋、元、明、清、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饮食厨具、器皿等各类餐饮用具收藏品……
二维动画工作室、数字音频工作室、3D放映室……不大的空间,却内容丰富,这是一家高端的影视制作中心吗?不,这还是一家博物馆。它以动漫为主题,展出世界动漫发展史的同时,还对动漫制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科技进行多方位展示。在这里,你甚至可以学习动手制作动画短片,可以自行录音,为短片配音。
进入位于丽景门入口处的三彩艺术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艳丽多姿的三彩釉画,梯田、牡丹墙、叠翠釉画……让人目不暇接,不少参观者停下脚步,耐心地听讲解员介绍,这就是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
走进洛阳市民营博物馆,仿佛打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收藏世界。据介绍,洛阳市目前共有14家民营博物馆通过了省文物局审批,包括洛阳周氏银器博物馆、洛阳围棋博物馆、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洛阳唐艺金银器博物馆、洛阳牡丹瓷博物馆、洛阳河洛石文化博物馆、洛阳驿站博物馆、洛阳爱心书法博物馆、洛阳真不同水席博物馆、洛阳动漫博物馆、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洛阳碑志拓片博物馆、洛阳唐三彩陶艺博物馆以及洛阳龙门博物馆。其中,除了围棋博物馆、龙门博物馆外,其余12家已对外开放。
此外,还有洛阳农家博物馆、老洛阳饮食文化博物馆、洛阳古典红木家具博物馆、洛阳古瓷鉴赏博物馆、华夏日记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正在等待审批,目前已召开筹备会,一旦获批,洛阳市取得“资格证”的民营博物馆将达到21个。
“洛阳市从2011年正式启动民营博物馆的筹备工作,最初的计划是3年内建成3座民营博物馆,没想到这项工作得到洛阳各界,尤其是收藏界人士热切关注,第一批就有8个博物馆获批。”王支援是洛阳市民俗博物馆馆长,他受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的委托,负责协助筹建洛阳民营博物馆事宜,从2010年至今,他忙碌的身影出现在各种民营博物馆的验收、筹备会、开馆现场,3年时间建成14家民营馆,是预想的4倍还多。
【分析】不同类型博物馆,各有各的发展之道
“几乎所有的博物馆背后都有企业支持,所以目前总体来看,洛阳市博物馆发展态势还不错。”王支援介绍说,要看民营博物馆的运营,要先了解它们的类型。
1.博物馆“藏”在饭店中,客流量有保障
洛阳河洛石文化博物馆,是集博物馆和餐饮于一体的场所;洛阳驿站博物馆,依托洛阳周南驿酒店有限公司举办,是一座以展示驿站文化、馆驿文化和官府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民营博物馆;此外还有正在等待审批的洛阳农家博物馆以及老洛阳饮食文化博物馆,它们的筹建者从事餐饮行业,将博物馆“藏”在饭店中。
“你来吃饭,还可以免费欣赏相关展览,何乐而不为?”洛阳真不同水席博物馆馆长姚炎立说,他们的展馆现在有5套水席、18个展柜、16个展板、400多件文物字画,博物馆客流量大,参观量就大,仅牡丹花会一个月内就有数万人参观。平时,很多市民没事也会来转转,关注一下。
“饭店是一个特殊的场合,正常运行的饭店,人流量都不愁。”王支援介绍说,这几家博物馆除了专门开辟场所作为藏品展示区,还把走廊、包间当成了“展厅”,各种相关藏品无处不在,“把文化主题相关的展示与饭店融合,也是一种不错的展示方式”。
2.把博物馆打造成企业“文化名片”
高水旺的洛阳唐三彩陶艺博物馆、郭爱和的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李学武的洛阳牡丹瓷博物馆以及王潼玲的洛阳围棋博物馆等则是另一种类型,它集企业的产品展示与销售于一体。
昨日下午,记者走进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在一楼的天旗三彩艺术店内,看到很多游客前来参观并购买三彩艺术作品。“博物馆对经营有不小的促进作用,很多人通过郭老师的作品了解了三彩的艺术特色。”在二楼博物馆内,一位讲解员这样介绍。
“我们主要是以游客参观中购买三彩艺术作品来补贴博物馆,用三彩艺术品的销售来养活博物馆,用博物馆来作为企业的‘文化名片’。”三彩艺术博物馆的创立者郭爱和说。记者了解到,目前洛阳市大多数民营博物馆都走“以商养馆”的路线,博物馆本身是没有盈利功能。
3.唯一收费馆,门票顾不住电费
洛阳动漫博物馆在已经开放的12家民营博物馆中,是唯一收费的。它2012年年底开馆,成人票60元,学生半价,1.2米以下的儿童和残疾人免费。
“开馆至今,社会效益非常好,但经济效益上可以用惨淡经营来形容。”洛阳动漫博物馆馆长王永介绍说。
“博物馆不是公益机构吗?怎么还收费?”有不少市民质疑。“收门票不是为了挣钱,而是设置一个门槛,希望进来参观的人更加珍惜机会。”王永说,与那些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国有博物馆相比,这个馆完全由个人投入,包括建设费、场地费、电费、人员开支等,每月的开支就在10万以上,“其实每月的门票收入连电费都几乎顾不住”。
不过,记者了解到,不少动漫馆的观众用“震惊”来形容参观感受:没想到洛阳也拥有这样一个高科技的平台,“进去后有种占便宜的感觉”。
“新生事物需要时间,更需要了解和支持。”王永表示,他对今后的经营依然充满信心,信心就来自市民的好评和社会对文化事业越来越“热”的关注度。
4.纯粹为收藏,场地是个“大难题”
除了上述几种类型外,洛阳爱心书法博物馆、洛阳周氏银器博物馆、洛阳古瓷鉴赏博物馆、华夏日记博物馆等是一种类型,它们的藏品都是个人收藏,本身没有相关的产业链条,筹建目的单纯:为藏品找个展示场所。
“这一类博物馆更符合市民心中对传统博物馆的认知,更纯粹。”王支援说,这类收藏者中,有一部分只是普通工作者,经济实力不如企业家,也没有相应经营场所可以开辟出来做场地,如何运营是个难题,不少收藏者初期都把展馆建在自己家中,但比照省局关于民营博物馆“400平米展馆”这一硬性要求,显然是达不到的。
“找‘搭档’,是这类收藏家实现博物馆梦的一个途径。”王支援说,比如华夏日记博物馆,就建在了筹建者的母校洛阳一高。“目前,文物局正在与师范学院洽谈,希望可以与学校结合,把一些民营馆引进校园,比如收藏留声机,可以与音乐系结合,收藏剪纸,可以与艺术系结合……”
【期望】民营博物馆“抱团”发展,实现集中展示
《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的通过,将从资金、场地、税务、人才等方面对民营博物馆给予资助,对此,民营博物馆方面表示期待。
“如果有好政策,咱们洛阳就是再开100家民营博物馆也是轻而易举的事。”郭爱和表示,支持民营博物馆,就等于支持文化产业,“有了政府支持,我有信心把博物馆做得更好,争取把三彩艺术博物馆打造成为咱洛阳的‘卢浮宫’”。
“没有政策支持,没有资金扶持,既要传承,又要生存,确实有困难!”河洛石文化博物馆的负责人张建升告诉记者,希望政府在宣传上和安全上多支持,实现公平落实。
“‘抱团’发展是民营博物馆一直努力的方向,如果能集中展示,将大有裨益。”王支援说,目前各家民营博物馆分布在洛阳市区各个角落,对于普通游客来说,想逛完所有的馆,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如果能规划出一个民营博物馆聚集区,将各具特色的博物馆集中展示,相信可以成为洛阳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