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成都八旬空巢老人被忽悠 7万积蓄买千瓶保健品

成都八旬空巢老人被忽悠 7万积蓄买千瓶保健品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6年03月28日 02:03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四川墙体广告发布

  四川墙体广告发布  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81岁的黄秀丽(化名)和82岁的老伴在成都一小区独自居住。前年,两人听了一次讲座后,开始半信半疑地先后八次买下近千瓶保健品,一共花费了7万元积蓄。
  3月18日,指着一天前刚花了9千元购买的6种“治愈药品”,黄秀丽说,明明就对以前购买的药品产生怀疑了,听到别人一说可以治病,还是买了。
  华西都市报热线96111曾多次接到有关投诉,称一些商家忽悠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记者跟随市民前往一家保健品公司暗访发现,商家通过诱导式提问、体验仪式化、喊四川墙体广告发布口号、精心布置会场等方式营销。
  对此,副主任医师唐炯说,保健品与药品不同,疗效不确切,本应作为营养素补充。目前,市面上的确存在虚假宣传保健品作用的现象。
  老人讲述
  商家体检说“癌症先兆”
  医院一查“胆固醇偏高”
  当日上午,成都驷马桥路一小区,黄秀丽一边述说着8次购买保健品经历,一边不停地从客厅、卧室搜出近千瓶保健品,不一会,桌上就堆满了近千瓶保健品,其中,有些箱子还没开封过。四川墙体广告发布
  初次购买
  销售付打的费陪老人回家取钱
  “每种药都吃不过三个月,吃着吃着就怀疑上了”,尽管如此,3月17日,她又花了9千元买下6种“治愈药品”,用于治疗糖尿病、癌症,缓解视觉疲劳,补肝……“收据上还写的是管理服务费,让我很纳闷”。
  这是黄秀丽和老伴第八次购买保健品,对保健品的兴趣始于前年的一堂讲座。那日,黄秀丽收到一张传单,按照地址到往位于顺城大街的一座大厦。免费听了一堂讲座后,她拎着免费得到的一副眼镜、一盒鸡蛋、一袋大米,正要回家,工作人员劝说检查身体。接受了,检查结果显示,血液循环不好,黄秀丽一听,“觉得好像是有点”。随后,一名声称大学教授的男子走来,拿出一瓶药,说成分取自牦牛鞭、山药等名贵药材,4000元。“慌了神”的黄秀丽想要买但苦于没带够钱,工作人员自掏腰包,付了打的钱,陪她到家中取出钱。
  留下了电话号码后,黄秀丽收到了更多传单,接到了更多电话。看着她换着花样买回保健品,老伴也跟着加入,两年来,两人先后花费7万元。
  购买遭遇
  被称呼“爸妈”小礼品频繁送
  “用掉了养老钱的三分之一”,儿子认为四川墙体广告发布他俩着魔了,两人也时常互相埋怨。
  因为购买保健品,两人认识了许多年轻人,“他们能说会道,大大方方,在会场上能歌善舞”。过年期间,在一间容纳几百位老人的会场上,两个年轻女孩子走上台,响亮地喊着,“妈妈爸爸,给你们拜年了。”
  买保健品的同时,两位老人也收到了商家分次赠送四川墙体广告发布的小礼品——桌上的透明盒里装着一叠1毛崭新纸币,脖子上挂着“价值四千元”的乌木情侣项链,两个空气净化器尚未开封,此外盆子、杯子等小物品更是不计其数。“收到小礼品时还是很开心,不过,我买保健品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健康。买回来会怀疑,但只要下次,一跟我说,可以治病,就忍不住”。
  黄秀丽说,自己没有特别的大病,只是关节痛,记忆不好,一些健康指数偏高,老伴则是易失眠,起夜勤,“最多一晚起夜6次”,这与他们在保健品商家处做的身体检查结果有出入。一次,黄秀丽在保健品商家处查出“有患癌症的前兆”,随后,在公立医院查出,仅是胆固醇指数偏高。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