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泰顺廊桥命名20年调查

泰顺廊桥命名20年调查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6年03月30日 04:03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浙江嘉兴墙体广告

  前几天,在腾讯直播的一场NBA比赛间隙,主持人偶然聊到泰顺的廊桥,闹了个笑话:“那些特别大的廊桥,在桥里面是有房间的,留给行人住宿。”
  实际上,闻名世界的泰顺廊桥上,并没有房间。很多人更不知道的是,就连“廊桥”这个名称,也源自于20年前一位温州的摄影师。说起来,还真与那部著名的美国电影《廊桥遗梦》有关。
  今年是电影《廊桥遗梦》引入中国20周年,也是泰顺廊桥获得命名20周年。
  现在,这种中国独有桥梁营造技艺,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欣赏,有几处廊桥已经是国家级的文保点。甚至,它已经成为了泰顺这座浙南小城的一张重要名片。
  泰顺廊桥20年,它被什么改变,又改变了什么?你真的知道“廊桥”是什么吗?
  一部美国电影
  让几百年的古桥有了名字
  这位摄影家,叫萧云集,目前是省人大代表、苍南县文化馆副馆长。20年前的他,还是个30出头的小伙子。
  “我虽然在苍南工作,但从小跟随父母到泰顺见过这些古桥。”萧云集说,在他印象中,小时候泰顺廊桥被当地人叫做“蜈蚣桥”,或“彩虹桥”,也有叫它们“八字桥”的,“都是根据外观来叫的。”
  这些造型独特的桥在当地存在了几百年,很常见,当地人不以为奇。
  实际上,在上世纪70年代茅以升组织编撰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一书中,这种浙南“编梁木拱桥”才有了较为正式的记录。书中确认,这种木拱桥与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结构一致,具有珍贵的考古价值。
  1996年初,一部美国电影《廊桥遗梦》开始风靡中国。萧云集说,当时,他无意中看到电影海报上那座“廊桥”,“我突然想起小时候见过的那些泰顺的桥,比电影中的廊桥可要好太多了。”
  于是,他背上摄影器材,开始了艰苦的“廊桥”寻访之旅。
  “为了拍出一组漂亮的照片,我从苍南到泰顺前后去了几十次。”萧云集说,他年轻时身体偏胖,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每次拍摄基本靠徒步,“拍完一组照片,往往要掉几斤肉。”
  之后,萧云集将他的摄影作品配上带有人文介绍的文字,统一取标题为《浙南廊桥有遗篇》。
  起初,萧云集的作品并没有得到认可,投稿纷纷被退回。“直到有一天,当时有位《中国摄影报》的编辑到我家做客,无意中聊到这件事。”萧云集说,这组作品于1996年11月登上了《中国摄影报》,很快引起广泛关注,“陆陆续续有摄影师、游客来到泰顺参观,慢慢地,“泰顺廊桥”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就成了这些古桥固定的名字。
  如今,绝大多数廊桥研究学者都认可,是萧云集最先将“廊桥”这个名字,嫁接到了中国这些形似彩虹的木拱桥上。
  它吸引了大批年轻的“粉丝”
  这让古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廊桥文化受到官方重视,本质上,是因为廊桥在近20年间,有了大批民间‘粉丝’。”在温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高启新看来,这些默默传承廊桥文化的民众,才是廊桥保存和传承的根基。
  比如,一个叫钟晓波的年轻人,在2000年读大三的时,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代,开办了“中国廊桥网”(www.langqiao.net)。
  如今,钟晓波还利用业余时间,在温州当地组织了一个廊桥文化研究会,会员达到100余人。他说,自己是泰顺人,从小在廊桥边长大,这样的一座座古桥,印刻在自己心里的,是一种乡土文化。
  “记得小时候,村里人看那些廊桥,总像在看一顶豪华的大轿子,它架着全村人美好良善的愿望。”钟晓波说,廊桥在当地人看来,从来不只是桥,它是一种文明和文化的象征。
  再比如,她叫刘妍,北京姑娘,32岁。
  这位就读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考古学方向的博士生,专注浙闽两省编木拱桥的专项研究多年。2011年以来,刘妍每年至少有3到4个月,穿行于浙江福建交界的偏远山区。寒冷的秋冬季枯水期,是她田野调查的主要时间。
  在廊桥之乡泰顺,很多村民见过这位看起来有些奇怪的“女师傅”。她每次都会跟几位五六十岁的造桥师傅一起来,跟着他们在工地里做木工活。
  她说,现在会造木拱桥的师傅已不多,而且大多上了年纪。她明白,现场学习和记录对营造的重要性。她说:“为了理解匠人的头脑,要使自己成为匠人。”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