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
深圳再一次在吉田墓园和大鹏湾海域举办免费树葬、海葬活动,倡议生态环保的绿色殡葬,172具骨灰回归自然。昨天也是
深圳初次向社会敞开生态葬,50多名市民参与活动。
生态葬骨灰数小幅增加
昨天上午,在大鹏湾海域,易女士遵照爸爸的遗愿将爸爸的骨灰撒入大海。易女士表明,爸爸在83岁的时分亲笔写下嘱托,“我喜爱海葬,想回归到大自然中去,爸爸妈妈身后留给后代的只是心中的回忆和思念。1996年我在
深圳住的时分,就有这个主意了。”
记者获悉,本次树葬海葬活动由市民政局、市文明办、市规土委(海洋局)主办,市殡管所承办,活动主题为“留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签名倡议火葬60周年,大力推行生态节地安葬”,本年初次向参与树葬的家族颁发“生态葬留念证”。
本年扩展了树葬海葬规划,生态葬骨灰数小幅增加,海葬共有104具骨灰,与上一年的78具骨灰比较,同比增加33%;树葬有68具骨灰,与上一年的46具骨灰比较,同比增加48%。本年海葬男性骨灰占比比女人高,并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树葬中有一家五具骨灰同葬在一棵树下,海葬中也有一家三具骨灰一同撒入大海。到现在,
深圳已展开35次骨灰海葬活动,累计将35955具骨灰撒入大海,展开10次树葬活动,累计将428具骨灰深埋树下,节省了土地资源,也减轻了
大众的办丧费用。
50多名市民初次观赏生态葬
本年是留念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签名倡议火葬60周年。日前,民政部等九部委印发《对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定见》,大力推行节地生态葬。
为加强宣扬生态葬,本次树葬海葬活动初次向社会敞开,让市民观赏生态葬,主办方特别约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市民代表参与。本次活动共50多人报名参与,这是
深圳继2011年举办第一届殡仪馆敞开日以后,初次向社会敞开生态葬,让更多市民全方位了解、支持节地葬法,一起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开展,推进人与自然调和共处。
“跟着城市开展,土地资源日趋严重,生态葬有利于减轻城市用地压力,这种节省土地的方法值得推行。一起,也要向市民宣扬厚养薄葬的理念,后代要多孝敬老人。”市民代表、
深圳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委员吴立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