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记者从位于
郑州的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讨开发中心得悉,在国度“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支持下,“长柄扁桃定向育种和资源高效应用关键技术研讨”获得重要成果,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长柄扁桃异地保管基因库。
长柄扁桃俗称“野樱桃”,是我国特有的宝贵林木种类、国度二级维护植物,在中西部荒山荒地、沙地等干旱冰冷条件下,表现出极强的顺应性和抗逆 性,是非常重要的防风固沙生态经济树种。同时,长柄扁桃种仁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优质植物蛋白和药用价值较高的苦杏仁苷等。但是,目前我国长柄扁桃资源基 本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良种严重缺乏,产量低、稳产性差。
针对长柄扁桃开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扁桃和仁用杏课题担任人、经济林中心首席专家乌云塔娜教授,率领中心仁用核果研讨团队重点展开了长柄扁桃定 向育种和资源高效应用关键技术研讨。团队在我国长柄扁桃主要散布区全面搜集长柄扁桃种质资源1000余份,树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长柄扁桃异地保管基因库 100亩。
历经数年栽植比照,新选育的长柄扁桃优秀无性系,亩产仁量70~80千克、产油30~40千克,比传统资源增产30%以上,附加值也明显提升,年均亩产综合效益可达6000至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