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省文化厅公示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在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传统医药等方面有7个项目当选。
这7个项目分别是襄河道坠子、老河口玉雕、南漳剪纸、谷城黄杨木雕、枣阳手艺粗布纺织技艺、枣阳鹿头地封黄酒酿造技艺、襄城区七星镇痛膏制造技艺。
市非遗维护基地办公室主任黄佳介绍,到现在我市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8个,省级非遗项目23个,加上这次公示的7项,我市估计会有30项省级非遗。黄佳表明,现在国家非遗作业重心已从申报转移到抢救维护。我市通过几年的查询了解儿,非遗项目信息现已根本把握。依据非遗项目各自的特性,采纳不一样维护措施。一些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需求进行生产性的维护和传承;一些在特定年代环境中发生的民间文艺需求有传承人来传承;而一些不具备传承含义的非遗项目也要用文字或影像资料记载保存下来。
黄佳表明,依据国家非遗维护作业辅导定见,现在我市非遗维护基地正在树立和完善非遗资料库,而对省级及以上的非遗项目要做5年的长时间维护和传承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