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慧江参加工作20多年来,一直扎根于山区公路,养护共计94公里的山区公路,他敢勇当先、无私奉献又默默坚守,因北池公路站地处偏远山区,地势高、气温低,每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他都要带领全体员工上演抗雪保畅的重头戏,承担着新昌南部山区公路保畅“卫士”的重任。
他心系他人、乐于助人,不仅对同事特别关心和照顾,还经常主动帮助过往车辆和为沿线群众做好事,虽亏欠家人,但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2014年,被
绍兴市交通局评为年度交通好形象;2015年,新昌县第四届“感动新昌十佳道德模范”;2016年,第十届中国电视观众节之“最美
浙江人物”。
评价一:默默坚守,奉献山区二十载
竺慧江负责的北池公路站位于新昌海拔400多米的偏远山区,进出都要走弯度极大的盘山公路,回一趟县城需要1个多小时的车程,是五个公路站中离县城最远的一个。
北池站管养新胡线、横镜线、北渡线、太下线等重要县道共计94公里的山区公路,管养任务很重,且它地势高、地处风口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工作环境非常艰苦,尤其是冬天,头露被子外面就能被冻得生病,人需要带上帽子才能睡下。
加上山区公路基础条件差,养护压力相当大,竺慧江带领全站职工克服各种困难,为山区公路的养护事业倾注了大量的汗水和精力。
长期处于艰苦的工作环境,也让竺慧江染上了严重的头痛、腿痛的老毛病,可他坚持带着病痛坚守在公路一线,一守就是二十多年。
平时怕耽误工作,竺慧江就一直住在公路管理站里,连周末双休日的休息时间他也主动放弃了,“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是对他日常工作的写照。
有一次,竺慧江的牙齿疼得厉害,但是为了赶工程进度,他忍着疼痛一直坚持着,后来疼得实在忍不住,他便去牙科医生那里准备开些止痛药,结果“粗心”的他被医生“训”了一顿,原来竺慧江的牙根由于不注意休息已经开始溃烂,这都是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惹的祸”。 “竺站长是一名真正的公路卫士,他时刻牢记着养路保畅的服务使命。”副站长潘三海说。
评价二:敢勇当先,抢险救灾保畅通
由于处在偏远山区,地势高、气温低,每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北池站所管养的公路都是“重灾区”,都要上演抗雪保畅的重头戏。
为此,从2002年以来的10余年来,竺慧江都带领着站里员工值班、加班、抗雪保畅,愣是在岗位上度过了十几年的春节。
08年春节期间的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北池站首当其冲,管养线路通畅情况受到严重的损害。
竺慧江带领全站人员放弃春节假期,连续奋战十天十夜,坚持24小时不间断作业,在险要路段撒防滑路料、工业用盐,修理影响通行的毛竹,使公路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通行。
2015年3月8号7点,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横镜线31K+420M处发生上边坡坍方,坍方量达200立方,巨石覆盖道路,交通一度中断。
获知险情后,竺慧江带领职工先行赶赴现场,在铲车还没到位的几小时里,靠简单的工具和徒手搬运对现场进行抢险,当晚天还下雨,抢险工作持续到凌晨,终于恢复了半幅通车。
这样的突发抢险工作,对竺慧江来说早已习以为常。有一次在执行扫雪工作时,竺慧江和一名站里的职工开着扫雪车一直扫到镜岭镇。
从镜岭镇返回回山镇的途中,由于雪下得太大导致堵车,竺慧江便不断地在路上泼洒防滑料沙,以便让过往车辆安全顺利地通过路段。
其中一位车主的车因故障无法开动,眼看雪越下越大,天色也越来越暗,竺慧江果断提出用站里的工程车将车拖着走,并将车主送到了双彩乡人民政府,还帮该车主安顿好住宿后才离开。
一直到晚上11点多,竺慧江连一口饭都没顾得上吃。
口号:一个人活着的价值体现不仅仅是自身的奋斗和成功,更多的是你为他人带来了什么,你为社会贡献了多少。
竺慧江忘乎所以工作,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妻子操持着。女儿年纪小时,经常感冒发烧,体质也不好,时常需要挂点滴,而人在
工地的竺慧江却常常连照顾女儿的时间都没有。
虽然不能陪在女儿身边,但女儿非常的懂事,“每次我出去时,女儿都会叮嘱我要照顾身体,平安回家。”竺慧江欣慰地说。
“以前他忙工作,家里的事都落在我身上,难免会有埋怨和不理解。但现在我也理解了,所以经常教育女儿,爸爸是个敬业爱岗的好爸爸。我知道他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和担当,会全力支持他。”竺慧江的妻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