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村民意中铁面无私的支部书记,是孤寡老人心中最美的敬老院院长。她爱岗敬业、铁骨柔情,在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用心倾听
大众声音,呵护
大众冷暖,甘做政府与
大众之间的连心桥。她就是我市发扬雷锋肉体的模范标兵——蒙聪娣。
用心倾听关注
大众需求
蒙聪娣今年55岁。23年来,她不断据守在基层一线,效劳山区
大众,成为人们口中的知心好大姐。
2004年7月,蒙聪娣中选仁化县城口镇恩村党支部书记,成为该镇设镇以来首位女支部书记。该镇所辖的恩村村委在2005年以前,生活用水全部依托井水或山水,不只不便当不卫生,还经常供水缺乏形成用水艰难。“地势高一点的人家常常没水用。村里有1600多人,喝水都成问题。”蒙聪娣看在眼里,焦急在心。
蒙聪娣上任之后,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协助,力图处理这个搅扰恩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经过与村委干部商榷,决议另寻水源为村里修建自来水工程。为了这事,蒙聪娣忙前忙后长达10个月,最终在多方努力下,由上级部门下拨50万元,村委会出资20多万元兴修的自来水工程顺利完成。
在水龙头喷出洁净自来水的那一刻,恩村村民无不心花怒放、得意洋洋。蒙聪娣脸上也显露了欣喜的笑容。“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是我的职责所在。”她说。
真情付出做“最美”院长
2013年,因工作需求,蒙聪娣任城口镇敬老院院长。3年来,她像女儿一样看待每一位老人,是敬老院里孤寡老人们知冷知热的亲人。
刚到敬老院工作时,蒙聪娣看到老人所睡的床是加了弹簧床垫的铁床。老人睡得腰疼,很辛劳。蒙聪娣马上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为老人换上温馨的床四处奔波。“镇里经费慌张,我思索到这里是山区,有很多自产的木材,于是倡议给老人换上硬木床。”蒙聪娣说,木床做好之后,老人们睡觉果真安稳香甜了。不过木床不经折腾,没多久,个别木床就松了,吱吱呀呀作响,影响老人的休息。为了给敬老院俭省经费,蒙聪娣就叫会木工活的老公帮敬老院修理木床,让老人们睡上好觉。
蒙聪娣通知记者,敬老院里一共有6位老人,都是孤寡老人。她关怀老人的心理,留意老人身体细微变化。在老人们生病时,她第一时间将老人送进
医院,像亲人一样侍奉在病床前,让老人打动不已。
春节是家人聚会的日子,但蒙聪娣总是心系老人。元旦夜,蒙聪娣生怕老人没吃好,又怕他们伤感流泪,每年都是匆匆丢下碗筷后,骑上
摩托车赶往敬老院,与老人们一同守岁。院里的老人说,蒙院长比本人的亲闺女还亲。蒙聪娣则说,她看到老人就像看到本人的亲人一样,一天不见面就不舒适。
关于此次被评为我市学雷锋标兵一事,蒙聪娣很谦逊。她说:“我只是凭着本人的良知,尽本人的才能,为老百姓做一点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