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得悉,“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努力打造“两翼、三区”海洋经济带,依托严重项目带动优势,重点开展高端临海产业,扶植新兴战略产业,提升海洋传统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空间规划,壮大海洋经济总量。到2020年,建成产业优势明显、产业规划合理、经济与生态并行的海洋经济强市。
我市位于粤东沿海中部,海洋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全市海岸线长136.9km,其中惠来海岸线109.5km,海域面积9300平方公里。特别是惠来沿海深水岸线资源丰厚,靠近国际航线,适合建立10至30万吨级以上的深水码头,陆域腹地宽广,开展海洋渔业经济前景非常宽广。近年来,市海洋与渔业部门落实市委“抓落实、促开展”工作部署,盘绕国度提出的“建立海洋强国”战略部署和
广东“建立海洋强省”的目的,进一步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坚持陆海统筹,创新驱动,以海洋严重项目工程为抓手,以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和资源节约应用为主线,主动顺应经济开展新常态,促进海洋与渔业经济持续稳步开展。
据市海洋与渔业局主要担任人引见,“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不时优化海洋经济区域规划,规划建立“两翼、三区”海洋经济带。“两翼”是指海港经济区、榕江河口湾及沿江海洋资源综合应用区,“三区”是指东部临港工业区、西部石化产业区、东北部旅游片区。
首先是依托重点工业项目与港口等根底设备的带动作用,鼎力推进“两翼”战略,建立海港经济区、榕江河口湾及沿江海洋资源综合应用区,提升城市效劳海洋开展职能,优化我市海洋经济构造。海港经济区范围为惠来县全境,地处粤东沿海突出部,东连
汕头市,南毗南海。作为
揭阳海洋经济开展的主战地,海港经济区将充沛发挥临港工业资源、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开展石油
化工、电力能源、配备制造、滨海旅游,打造集群效应强、产业链全、范围化的临海工业汇集地、滨海旅游新城与区域经济开展增长极。榕江河口湾及沿江海洋资源综合应用区,将依托空港经济区的资金、人才、技术、根底设备等优势,分离海洋功用区划及相关规划内容,统筹航道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集约应用,争取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获得打破性晋级开展,重点扶植海洋生物制药、海水综合应用及海洋
化工等高技术附加值产业集群。
其次是推进“三区”建立。东部临港工业区指沟疏-赤澳临港产业片区和东部能源产业片区。沟疏-赤澳临港产业片区主要包括中南海LNG项目及中电投储煤配送中心项目,包括LNG产业园区、配备制造业园区和港口物流园区。以靖海惠来电厂为主导,包括石碑山风电、海湾风电能源项目,构成以火电、风电为主的能源产业基地。西部石化产业区将重点开展临港石化产业、资料产业、精密
化工产业和海洋配备制造业,主要为中石油炼油项目,包括炼化区、资料产业园、精密
化工产业园及物流园区。东北部旅游区将重点开展商务休闲滨海生态度假业,作为
揭阳打造高端滨海旅游、完成滨海新城的重要开展基地。将来5年,我市将以建立仙庵滨海风情小镇、构建靖海文化海洋旅游区为中心任务,推进滨海城镇群整合,完善根底设备,优化配套公共设备,拓展和丰厚海洋文化内涵,提升我市海洋旅游的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