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墙体广告 日前,记者从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了解到,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一季度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增加1.3倍、2倍和1.7倍。专家分析,由于第二季度逐渐进入汛期,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将更加严峻。
资料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304起,造成43人死亡、2人失踪、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606万元。第一季度发生的304起地质灾害中,造成人员伤亡的有28起。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5起,占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总数的34.9%,避免人员伤亡358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408万元。
专家认为,第二季度全国逐渐进入汛期,地质灾害发生频次和危害程度预计高于第一季度。4月,
湖北、
江西、
湖南、
浙江、
安徽、
甘肃、
陕西、
青海、
新疆、
辽宁等省(区)降水和冰雪冻融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西北黄土地区还须注意防范春季农田、坡地灌溉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5月—6月是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高发期。气象部门预计气候状况总体差、降水偏多,防灾减灾形势将更加严峻,特别是极端气象事件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须注意防范
四川、
湖南、
云南、
甘肃、
广西、
重庆、
湖北、
陕西、
贵州、
广东、
福建、
江西、
安徽、
浙江、
新疆、
宁夏、
江苏等省(区、市)的山地丘陵区异常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此外,汶川、鲁甸、彝良、芦山、日喀则等地震影响区须加强泥石流和滑坡隐患点的监测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