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
墙体广告 本年清明节时期,28名来自
青海省海东市的西路军子孙,曲折2000里,来到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寻觅父辈曾经战役过的脚印,思念先烈,祭拜英灵。
“我找到了!我找到我爸爸的姓名了!”4月3日上午,将帅碑林川陕苏区赤军将士英名纪念碑旁,赵文军指着爸爸“赵阿不都”的姓名,激动得热泪盈 眶。1933年秋天,赵阿不都(原名赵永明)在老家阆中二龙参与革新,后编入红30军89师267团,1935年脱离故土开端长征,1937年改名并久居
青海海东……多年后的今日,赵文军总算为爸爸叙述的革新经历找到了直接依据。“在纪念碑上看到爸爸的姓名,格外激动。”赵文军擦干眼泪,接连打了几个电 话,把这个音讯告诉亲友们。
“我的妈妈杨桂兰是巴中三江人,1933年参与赤军变成一名护士,1935年在战役中受伤与队伍分开……”张玉芳老人慢慢蹲下,把一朵艳丽的黄色菊花放在了刻着妈妈和西路赤军将士姓名的石碑前。
据悉,这次来巴中的28名赤军子孙,年岁最大的现已73岁。站在刻有长辈姓名的纪念碑前,他们握紧拳头,齐声高呼“赤军万岁!我爱巴中!我爱故 乡!”在碑林内,他们还遇到了前来祭拜的赤军子孙联谊会
成都分会副会长叶开敏,在叶开敏的提议下,这28人成立了赤军子孙联谊会
青海分会。
祭拜完毕后,领队王朝清握着将帅碑林纪念馆馆长张崇鱼的手,激动地说:“咱们会从
青海带着更多的西路军后人,回到故土,回到这片热土,寻觅长辈们战役的脚印,祭拜赤军的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