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遗产资源向文化产业资源转化

遗产资源向文化产业资源转化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6年04月13日 01:04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广东江门墙体广告

  广东江门墙体广告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DNA,城市的灵魂所在。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东提西进,同城共融”的发展战略,年初的市委全会提出,“加强对侨乡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将制订文化强市行动计划,提到“同城共融”,更强调“以文融城”。
  文化的融合是最根本最持久的融合。
  江门是位于岭南的中国侨都、中国第一侨乡,有着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密码。东部三区一市,经济总量占全市的七成,是实施“东提西进”发展战略,打造“三门”、建设“三心”的主角。三区一市,地缘相近,文脉相通,西江与江门水道相通,串联起了蓬、江、新、鹤四地文脉,相互间既共通又各有特色,是江门东部一体、同城共融的文化与精神的基础。
  在这里,既有因江而起、体现中西交汇文化的城市原点的“33墟街”,有体现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南岸印迹”,还有体现中原文化传承的“学宫文心”和体现侨乡武术文化的“岭南鹤武”,构成了我们这座城市共同的精神家园。
  著名的侨乡文化研究专家、五邑大学副校长张国雄认为,东部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振兴注意了遗产资源向文化产业资源转化可能,注意了突出主要特色错位发展的思考,以此为标准而做的一种挖掘利用安排。
  遗产资源向文化产业资源转化,是“东部一体”中文化振兴的突出特色。目前,江门城区已经完成了城市文化遗产发展提升三部曲系列活动,包括蓬江区的“33墟街”、高新区(江海区)的“南岸印迹”和新会区的“学宫文心”发展策划工作,现正在进入实现“东部一体”的第四步,即谋划鹤山市的“岭南鹤武”——
  五邑联合文化场馆
  盘活五邑各项文化资源
  2月24日,江门五邑联合文化场馆建设工作正式启动了。所谓的五邑联合文化场馆,分别包括了五邑联合博物馆、五邑联合文化馆、五邑联合美术馆和五邑联合图书馆。目前,五邑联合文化场馆建设的方案已经公布实施,各联合馆的启动挂牌也在陆续推进中。
  五邑联合文化场馆的建设有着许多的创新和亮点,而“统一”即是关键词。根据方案要求,五邑联合文化场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均要实现六大统一,分别是统一的形象品牌;统一的服务平台;统一的业务平台;统一的数据平台;统一的资源平台;统一的考核平台。
  五邑联合图书馆将实现公共图书馆四级网络,实现各类图书馆服务联合,实现了全市范围的书刊图书文献的联采联编、检索、通借通还,广大市民群众拥有了多渠道数字化阅读模式。五邑联合博物馆将实现文博行业统一有效管理。五邑联合文化馆将分散在各个文化馆、文艺团体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江门五邑群众文化工作资源共享。五邑联合美术馆将实现各类美术馆互通互联、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服务,实现在展览等业务方面的交流、合作,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五邑美术。
  江门是一座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但许多好的文化资源分布散落。市长邓伟根指出,五邑联合文化场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将全市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共建共享,可以真正做到盘活五邑大地各项文化资源,形成合力,打造强而有力的整体对外宣传形象。
  五邑联合文化场馆的建设,四馆的融合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重大举措,是以文融城的重头戏。以文融城,拉近的是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同城共融,文化先行,五邑联合文化场馆的建设是以文融城打响了头炮。
  33墟街
  打造珠西历史文化街区典范
  2015年7月3日,蓬江区进行了四街合并成立了新的白沙街道,同一天,广东三十三墟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这一举措,标志着以新白沙街道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江门城市的发源地,是位于白沙街道的水埠头33级台阶和墟顶街区。白沙街作为江门的中心城区,它里面的石湾直街,北街(新宁火车站),中山公园,长堤,白沙理学,常安步行街等,至今依旧保留着最原汁原味的历史街区风貌。
  “33墟街”规划范围并不局限于墟顶街附近,它包含了白沙、仓后、北街等老街道,以及潮江路一带,这里都有体现历史风貌的墟街。蓬江区的四街道合并,目的是有效地整合历史文化街区资源,有利于统筹整个“33墟街”的发展规划,深挖其中的文化精髓,并根据各个片区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错位开发。
  历史人文,是一座城市的内涵,“33墟街”无疑是能承载江门城市内涵的重要载体。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与规划系副主任刘逸博士就曾评价说,江门有着广东省乃至国内保全最完整且侨乡特色最明显的历史文化街区。
  为了保护好这一载体,蓬江区制定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根据规划,“33墟街”重点打造的是四大街区——长堤古今商贸街区、工业交通遗址街区、白沙文化民俗街区、潮江休闲古玩街区。
  同时,对“33墟街”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开发,将以保护优先、深挖侨乡文化及历史人文资源为重点,力求保护历史真实性、保存历史遗存和风貌。蓬江区委常委、白沙街党工委书记、白沙街人大工委主任黄达斌表示,目前,“33墟街”的工作重点就主要集中在墟顶片区,为保留墟顶片区作为江门发源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对该片区的改造均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深入挖掘和梳理研究其中的文化内涵,大力弘扬原片区的古朴特色。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