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现实日子中却上演了“久病床前有孝侄”的人间喜剧。桐城市龙眠大街双溪村的刘克农多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智残叔叔刘瑰宝的感人事迹,已成为邻里茶余酒后的美谈。
“叔叔,这是刚买的点心,您趁热吃吧!”刘克农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笑呵呵地说,言语间无不透露着对叔叔的关心和关心。刘瑰宝今年81岁,家住双溪村刘山头组,神志忽好忽坏。2010年曾经日子还能牵强自理,2014年以来,因为年龄大了,双目失明,开始长时刻卧床,完全丧失了日子自理能力,侄子的刘克农依然对其不离不弃。
刘克农是一个泥瓦匠,凭仗自个的专长常年在市区邻近
工地打工,为了孩子享有城区孩童平等的教学条件,于2009年在市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一家四口也一起搬到城区寓居。老婆李高建在家照料女儿、儿子,负责上学放学接送,而老公刘克农除天天都要上
工地做工外,还要利用迟早时刻照料叔父一日三餐日子。不管气候多么恶劣,坚持天天骑车往复40余里,为叔叔打扫卫生、备好饭菜,端茶递水。照料智残病人,要多难有多难,尽管如此,可刘克农毫无怨言,特别是叔叔失明后,他还陪着叔叔谈谈心,待叔叔歇息后,他把叔叔换下来的衣物浆洗洁净再脱离。
为了让叔叔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刘克农尽管家里并不富裕,但对叔叔却从不吝惜,刘瑰宝牙齿欠好,咬不动硬食物,刘克农便经常买些桔子、香蕉等简单咀嚼和消化的食物摆放在叔叔的床头。有时候
工地上忙得脱不开身,他清晨赶过去,再买些点心放在隔壁,托付街坊将其加个热,让叔叔正午吃,晚上买些菜过来再为叔叔加餐。
刘瑰宝年龄大了,加上智残,性格难免会变得烦躁,稍不满意,就会发脾气,但刘克农从不介怀,老是像哄孩子似地逗他开心。刘克农说,叔叔这一辈子够苦的了,作为亲侄子,照料好叔叔是自个的本份。恰是因为有这么好的侄子及其家人,刘瑰宝老人才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尽管他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可是当问他侄子一家待他怎样时,他使劲地点着头:“好啊!”尽管言语含糊不清,但还是听得出来。
几年来,幸而侄子一家无微不至的照料,让鳏寡孤独的叔叔有了一个温暖的家,给他一生美好的日子。村干部王光龙说:“侄子这么用心照料叔叔,并且不是一年半载,真是太可贵!”
新美
墙体广告 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