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墙体广告 潇湘汇流是
湖南地理的一大奇观。潇、湘二水在这里会合后,滔滔北去,成为
湖南四水之首。
永州古城,就坐落在潇、湘汇流处上游十里的潇水东岸。湘江以此为界,南为上游,北至衡山为中游,再北至洞庭湖为下游。
湖南新美
广告有限责任
公司,客服电话:400-6060-805,15111225290 全心致力于为企业开发
农村市场提供专业化的墙 体
广告服务。近20年来,我们以雄厚的实力、成熟的技术、全程化的服务、诚信的服务理念与300多位客户进行了精诚 的合作。 至2013年底,累计施工面积近6000万平方米,被客户誉为可永久依赖的朋友。
广告工程在业内有广泛的影响 力。 对于每一项工程,我们都会量身定做专业解决方案。赢得了众多品牌客户的赞誉。自有
湖南户外高端户外
广告位5 多万块,分布在
湖南国道、省道、市县、城镇出入口及各地旅游景点出入口,城市市郊。
二水汇流的直接成果,是天造地设了一个美妙的河中之洲,名蘋洲,或称蘋岛。
徐霞客两次路过蘋洲。第一次,过湘口关由潇水入
永州,未对偏居湘水一侧的蘋洲多加留意。第二次经过,则是别潇水而溯湘水。这一次,他以较多的笔墨,记录了潇湘汇流处的地理形势。
潇、湘二水,前者自东南而来,后者从西南而至,汇合后成“洞庭众流之主”。两水相夹之山,为芝山余脉。因山脉中无石脊,所以被两边的河水挫得很尖,如“龙尾下垂”。
湘水在与潇水融汇的地方,分为两半,包围着蘋洲,如龙口衔珠。这颗“龙口之珠”,在徐霞客的眼里,“丛木如山”,风光无限。
2015年10月2日上午,我从
永州市冷水滩区前往零陵区。按照徐霞客的线路,他于崇祯十年(1637)闰四月初二日从冷水滩出发,舟行四十里,泊于湘口关,停留一晚,次日绕蘋洲而入湘口,前往
广西。那么,我到零陵的第一站,应该去领略“龙珠”的光彩!
登蘋洲的路并不顺畅。通过卫星导航,我驱车来到距蘋洲最近的“犁头尖”。犁头尖就是徐霞客所讲的被潇、湘二水挫得很尖的龙尾,与蘋洲只有一水之隔。但是,这里的码头上竖起了“严禁渡船在此停靠、上下客”的告示牌,好几起游客到此,都失望而归。大概平常这里有船偷渡,国庆节期间管理严格,船家都避而不来了。
几番打听,我又来到上游的白萍洲吊桥边,也是“野渡无人舟自横”。无奈之下,只好找旅店住下,然后租个
摩托车,请他把我送到可上蘋洲的渡口。
司机虽然是本地人,但他也不熟悉“军情”,在潇水西岸来回奔波,找了三处地方,最后才在大西门浮桥码头找到渡船。此时已是下午四点多,刚好够在断黑之前返程。
渡船从距蘋洲较远的码头出发,使我得以一路观赏潇水两岸的城市风光。潇水没有污染,碧波清透,远非我居住的
衡阳可比。船过
东风大桥后,左边是一里多长的白萍洲。接着从潇水右岸的绿树丛中驶来回龙塔,是
永州古城的“镇城之宝”。再往前三里,是在建的蘋洲大桥。过桥下,平波上的犁头嘴和蘋洲就在望了。
蘋洲书院占据了蘋洲的主体部分。书院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光绪年重建,为
湖南四大书院之一。
给我印象最深的,或者说我最爱的,其实不止是洲上的书院。四水环绕,古木参天,绿草如茵,才是最大的看点。漫步在环洲游步道上,百年老桂送来芳香,古樟的枝条几乎触及水面,向晚的阳光把树叶染成明黄。浩浩荡荡的潇湘之水,在这里静如平湖。
在蘋洲的西侧和南侧,我发现对岸很近,林木之间,夹有草甸和溪沟,便心生疑问,难道湘水就这么宽,蘋洲与犁头尖之间还隔了湿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