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墙体广告 “区老建扶贫和移民办得知状况后,不但给予启动资金,还为我选择了种植西瓜和红芽芋的扶贫产业项目。去年种植的20亩西瓜和12亩红芽芋,让我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近日,
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邱家村贫穷户涂仁华笑着说道。
年近六旬的涂仁华6岁丧父,他的妻子卧床8年不治离世,儿子7年前务工受重伤破费20余万元,还落得半身瘫痪。像涂仁华这样的贫穷对象,在青原区还为数不少。
青原区是全省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县之一,现有省级贫穷
乡镇4个、贫穷村25个。为托起贫穷家庭的致富梦,该区依照“政府主导、
大众主体、多级联动、社会参与”的扶贫思绪,狠抓根底设备扶贫、搬迁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和智力扶贫,逐渐构成了大扶贫的新格局。2011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扶贫资金6972万元,施行扶贫项目862个;贫穷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2700多元进步到去年的6000多元。
找准“穷根子”,开对“药方子”
“谁是贫穷人口”“贫穷缘由是什么”“如何针对不同贫穷状况停止帮扶”……这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首要前提。
本着这些问题,青原区逐村逐户建档立卡,动态管理。一方面,经过多种方式停止普遍深化宣传,向
大众宣传展开贫穷人口辨认、建档立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见贫穷人口辨认的政策、程序、建档立卡工作的内容请求,使广阔
大众在全面理解的根底上积极参与和鼎力配合。另一方面,标准操作流程,严厉落实“一申请、二评议、二公示、一公告”的程序,精准核定贫穷对象。他们依照贫穷户申请,村民民主评议,区、乡、村三级审核和公示的程序,精准辨认出
乡村贫穷对象4216户1.09万人,全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系统,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区有电子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为展开帮扶到村到户工作提供了牢靠根据。
目前,该区对有劳动才能的扶贫户1527户4619人、年老体弱或没有劳动才能纯低保户2442户6000人、五保户247户288人,经过分类辨认,分为蓝、黄、红卡3类,村级挂图已上墙,贫穷户户卡均已全部发放到位,并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项脱贫方案、一户一套扶贫措施”。
新美
墙体广告: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