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墙体广告 从4月20日起,宣城就已进入汛期,连日降雨,河里的水也涨了不少.网上一向有说法,50年一遇的洪水也许触及皖东南,或许强过98年水灾. 咱们宣城的情况怎么?又怎么预防水灾呢?近日,皖南晨刊记者进行了全市造访. 洪涝压力史上最大 "本年的防洪压力史上最大,早在新年伊始,长江防洪指挥部就向咱们宣布警示."宣城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2016年头截止现在,我省降水较终年同期增多,长江流域也许呈现严峻汛情.
安徽本年或现50年一遇洪水(资料图) 据了解,有史以来,两次超强等级厄尔尼诺事情,都引发了
安徽省长江流域强降水并触及宣城,即1983年、1998年.而2015年又是一个厄尔尼诺年,而本年的厄尔尼诺事情正在形成中,且较前两次强度更甚,降水量的陡增已引发过市区低洼地区的小规模内涝. 市区易涝点 记者依据居民与市政有些信息反馈,发现市区易涝点共10多个,主要为: 敬亭路与大坝塘路交叉口 澄江南路与重峦路交叉口 平和宾馆梅溪路段 鳌峰路与梅溪路交叉口 鳌峰公园低洼处 昭亭南路与林海路交叉口 阳德路皖赣铁路交叉口 海棠路皖赣铁路交叉口 拱极路市化肥厂 欢然路与敬亭路交叉口 宣城三中等 宣城易涝地点,主要仍是受丘陵地区影响,高地周围的地带简单积水.有些老城区排水系统计划标准低、城区河道河槽举高而排水不畅、交叉路竖向规划不合理致使雨水汇流量过大,以及很多低地形地带一起位于排水管段下游,而无法及时排出内涝. 宣城三中简单积水. 宣城市政工作人员介绍:"地形崎岖,简单积水,是宣城的客观特性,但处理好也可因势利导顺式而为,只需对于低洼处有的放矢,就能化解内涝危机." 多管齐下 防患未然 宣城市以市政排涝管理处、市政排水所为职责主体,构建了完善的城市排涝体系. 现在我市已疏通一切市区低洼地带,让一切河道变成天然排涝通道.其间梅溪河、道叉河、泥河、解放河全部清淤结束,完结河道畅通20多公里,敷设截污通道18公里,保证相应片区正常排涝,一起检查了雨污水管道,并树立根底数据随时监控.此外,拓展关注城市外围水系对市区排涝的影响,触及规模达65平方公里. 早在2016年头,宣城市政局,就安排各单位专家对一切易涝点进行会诊.宣城市政局排水所担任人通知记者,现在除海棠路与梅溪路平和宾馆以外,全市一切易涝点排水管网改修理改造工作全部完结,以上未改造完结的两点,已经归入城市建设项目全部翻建,估计本年5月上旬竣工. 树立常态应急机制,将防洪与城市排涝统成一盘棋.建立四个工作小组,下辖三个工程抢险救援队,合计100余人并配有足额的抢险工程车辆,配备各类防汛东西和设备,旨在确保在抢险指令宣布30分钟内到岗应急. 完善了各种应急处理预案,可联系雨情、水情、汛情,等强降雨信息宣布后,由名担任单位按应急预案请求第一时间开展工作,确保主要领导必须现场职岗,应急抢险专业队伍一起到达,较大险情发作时第一时间向防满指挥部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