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红河举行盛大的哈尼人 “开秧门” 节

红河举行盛大的哈尼人 “开秧门” 节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6年04月26日 03:04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云南红河墙体广告

  云南红河墙体广告  今天上午,哈尼族开秧门暨红河县哈尼多声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红河县阿扎河乡普春村切龙中寨举行。一大早哈尼村寨就一片繁华,在梯田里,哈尼人唱着震惊世界的“哈尼多声部”,迎接一年春耕时节的到来!这是哈尼村落里一场浩大的节日,也是哈尼人在天地自然中停止的一场最质朴、最期许、最真诚的仪式。
  “开秧门”活动中,四处可见哈尼孩子们快乐的身影,他们帮着父辈一同插秧,听着祖祖辈辈传唱的”哈尼多声部”音乐,在梯田里快乐地嬉戏。哈尼人“开秧门”的传统风俗,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开秧门,哈尼语称“卡窝棚”。春天,哈尼山乡万物复苏,四处面目一新。在欢乐的布谷鸟叫声中,哈尼人又一个插秧时节到来了,四处人欢马叫,吆牛声和逗锄耙的叮铛声不绝于耳,充溢着热烈的消费氛围。自古以来,哈尼族把“卡窝棚”当作一个重要节日对待,表现了对梯田农耕活动的注重。
  开秧门时节,哈尼山乡的梯田四处充溢着欢乐。栽秧的姑娘们穿上节日的新衣,一大早就从寨脚背着秧苗走向田间。一路上姑娘小伙们玩笑不时,笑声不绝。开秧门时,首先由家庭主妇或男主人栽头一把秧苗,随即众人下田栽秧。姑娘们高卷着裤脚,身着盛装,左手乖巧地分秧,右手飞快地插秧。田埂上,老人在唢呐伴奏声中,唱着古老的祝愿歌,歌声在春风中回荡。“开秧门”活动中,四处可见哈尼孩子们快乐的身影,他们帮着父辈一同插秧,听着祖祖辈辈传唱的”哈尼多声部”音乐,在梯田里快乐地嬉戏。哈尼人“开秧门”的传统风俗,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寓居在红河一带的哈尼族将开秧门称作“黄饭节”,并且忠诚信奉布谷鸟,把布谷鸟尊称为“合波阿玛”(布谷鸟妈妈)。每当连绵千里得哀牢山上山茶花怒放得阳春四月,不管男女老少,只需第一次听到布谷鸟的鸣啼声,人人都要报以一声“我听见了”的答复,可使 勤劳仁慈的哈尼族农家五谷丰收,六畜兴隆,使人终年战争康泰。
  哈尼族“多声部”音乐是哈尼族祖先在梯田中耕作中发明并传播下来。每年春耕开端时,哈尼人都会在梯田上举行“开秧门”的祭奠典礼,为“秧姑娘”嫁给“田小伙”举行大地婚礼,他们聚在一同,插秧时唱歌,休息时跳舞,祈福歉收。在哈尼族的耕作文化中,有句“不跳乐作谷子不丰满,不跳乐作寨子不繁华”,在哈尼人的心中,假如“开秧门”的时分不唱不跳,来年是不会歉收的。
  红河县阿扎河乡普春村是哈尼族多声部音乐的发源地,多声部曲目《栽秧山歌》(吾处阿茨),是哈尼族传统山歌“阿哧”的一首代表作品。哈尼人用传统自制的笛子、三弦、门琶作乐器,用棕榈叶做道具,即兴唱起了栽秧山歌,跳起了哈尼民间歌舞,展示了哈尼人的梯田农耕文化。
  多声部原生态哈尼族民歌音乐方式在中国各民族民间音乐里很少见,音乐评论家赵景扬表示,哈尼多声部唱出了八个声部,偶然在歌声里会呈现“小二度”,是世界稀有的民族民间歌种,享誉世界的侗族大歌也仅唱出了四个声部。所以普村哈尼族多声部音乐《栽秧山歌》的存在并被发现这是最难得可贵的,这不只是红河的民间艺术珍品,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艺术珍品。
  当然,哈尼族“开秧门”和多声部演出过后,还有十分值得等待的“哈尼长街宴”在等着大家。热情好客的哈尼人在约请宾客品味美酒前,都会高唱一曲“敬酒歌”。 品酒过后,就能够开端富有哈尼族特征的长街宴啦!梯田鱼,炸虫子……每一道菜都是哈尼人的一片热忱!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