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乡村墙体广告 今年中组部对外发布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效果,称在省管干部档案专项审核中,共补充档案资料14.5万余份,更正2.5万余人的档案信息,420人因档案造假遭到组织处置或纪律处分,186人因档案问题被记载在案,未查清前不得选拔或重用。
那么,假如指导干部的年龄有多个版本,该如何认定?少数干部为何要改年龄?
广昌县环保局原局常年龄造假被免职
去年9月,
江西抚州市纪委通报:广昌县环保局原局长刘赟严重违背组织纪律,不照实填报个人出生年份,欺瞒组织,同时还存在其他违纪问题。经相关部门研讨决议,给予刘赟开除党籍和行政免职处分,降为科员。
刘赟,1963年8月11日出生于瑞金市,1987年7月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广昌县千善乡人民政府工作。1997年,刘赟从普通科员升任
乡镇党委委员。他打算将户口从老家瑞金市迁往广昌县。在填写户口迁移申请表时,刘赟在“出生年月日”一栏里填上了“1965年8月11日”。在之后的干部履历及工资变动审批、公务员年度考核等一切资料上,刘赟都将出生年月填报为“1965年8月”。
近年来,
江西还有一位官员被免职也和年龄造假有关。2014年1月,徐楷被免去
鹰潭团市委书记一职,2014年11月,徐楷被撤销
江西省政协委员资历。
为了契合选拔任用年龄规则
新版《党政指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则,“选拔任用党政指导干部,不准涂改干部档案,或者在干部身份、年龄、工龄、党龄、学历、阅历等方面故弄玄虚”。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曾明教授表示,干部年龄呈现多个版本缘由很复杂,有的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失误形成多个版本,有的是指导干部当年为了升学、当兵将本人的年龄改大,后面又将年龄改了回来等等。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干部四化,并大量起用年轻有文化的干部后,虚报年龄现象呈现得比拟多。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在干部退居二线上,年龄都是最重要的规范之一,过了一定年龄就不能选拔,到了一定年龄就得退居二线或退休。因而,年龄关于干部的仕途开展十分重要。有些人为此就去改年龄。这是重要的制度背景。”曾明说。
谎报年龄是对党不忠实
针对刘赟虚报年龄一事,
抚州市纪委表示, “干部谎报年龄,不照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并非小错误,而是对党纪的漠视,对党的不忠实”。
抚州市纪委强调,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续加大对违纪“小问题”的查处力度,做到抓早抓小、动辄则咎,让纪律和规矩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对此,曾明表示,客观上的年龄造假,一方面反映出有些干部的政治忠实认识很差,对组织造假,坦白、诈骗组织,按如今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是既违背政治纪律又违背组织纪律的行为,被给予党纪处分是应该的。另一方面,这种现象也反映出有些干部人生追求上的功利性,缺乏根本的诚信认识和坦荡襟怀。
对辅佐造假户籍、档案管理人员也应严惩
曾明表示,对干部年龄造假现象,不论任何缘由,都应该严肃处置。另外,多年来在干部档案管理、户口管理上也存在破绽,特别是有些人碍于情面,关于改年龄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也不讲工作准绳和纪律,辅佐造假。关于这种现象,应该从严管理。不光要处分造假干部,关于辅佐参与的户籍、档案管理等相关人员,也要追查相应义务。
曾明教授表示,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公开透明工作,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干部年龄现多个版本如何认定?
记者理解到,我省某省直单位一厅级指导干部,2009年该省直单位官网上挂出的指导信息中显现,其于1959年1月出生。往常,该官网显现,其是1957年1月出生。所以,在网上能够看到该厅级指导干部的年龄有两个版本,但是组织上最终认定的是1957年。
中组部、人事部、
公安部2006年特地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出华诞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白规则: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在办理干部录用、任免等事项时,要对干部的出华诞期停止认真核对,确保无误。对个别干部的出华诞期,档案记载与户籍注销不分歧的,应当以干部档案和户籍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华诞期为根据。各地
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要严厉户籍与居民身份证的注销、核对和管理工作。对应用职务之便擅自为干部变卦出华诞期或出具虚假证明的,要严肃处置。干部的出华诞期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状况,干部个人不得随意更改。今后凡干部自己请求肯定或更改出华诞期的,均不再办理。
新美
墙体广告: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