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墙体广告 市民在超市购买水果。 核心提示:近期以来,市民抱怨自己在“菜篮子”上花的钱是逐月上涨。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
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2.0%,超出市场预期,并且达到12个月以来的新高。我市的消费
价格指数情况又是怎样的呢?9月22日,记者采访了国家统计局
六盘水调查大队。 □本报记者 翟俊
市民:
部分物价涨幅较大
来自威宁的刘林,在我市从事洗车行业已有6年,自己也俨然成为一名
六盘水人。刘林说,今年以来,生活上的开销比往年要多得多,尤其是进入6月份来,猪肉
价格在去年的基础上一下子就涨了3至4元,近段时间以来,蔬菜的
价格从过去的1元多一斤涨到2到3元一斤,刘林感到生意又难做,物价又涨得快,一家人的开支实在是太大,有些承受不了。
市民彭先生也有同感。彭先生说,今年的开销确实高于往年,去菜场还没买到几样菜,100元钱转眼就花完了。以前,早餐几乎都是在外边吃,现在基本上都是在家里吃。靠工资吃饭的人,明显感觉到物价上涨的压力。
在市中心城区向阳路水城中
医院附近从事猪肉经营的赵先生告诉记者,生猪
价格涨了,猪肉的
价格自然就跟着涨,导致今年猪价上涨幅度又快又大。而收猪
价格被提高了,养猪户卖的时候猪肉
价格自然也就往上涨。
交通农贸市场的菜贩朱女士说,
六盘水60%至70%的蔬菜靠外地供应,因近期气候原因,外地蔬菜进不来,仅靠本地蔬菜供给,造成蔬菜市场供不应求,蔬菜
价格自然就翻倍的涨了。
各种原因导致的肉价、菜价总体上涨让市民叫苦不迭。很多市民抱怨自己在菜篮子上花的钱是逐月上涨,实在承受不起。不过记者发现,肉价、菜价虽然上涨了,但商贩们却乐不起来,因为物价普遍上涨,很多市民都开始精打细算过日子,购买力就相对下降了,市场上的农副产品销量同比呈下降趋势。
数据:
前8月我市CPI涨幅居全省第6位
据国家统计局
六盘水调查大队
价格科副科长黄光辉介绍,调查显示,8月份,
六盘水市居民消费
价格环比上涨0.9%,同比上涨2.3%,1至8月份累计上涨1.6%。
那么,为何我市8月份会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黄光辉解释道,因外地受灾,外地商贩来
六盘水收猪,猪源外流,供不应求,
价格提高,进一步提高猪肉
价格,8月份,肉禽及其制品环比上涨7.3%,拉动总指数上涨0.79个百分点。受猪板油
价格上涨拉动,油脂类环比上涨3.0%,拉动总指数上涨0.05个百分点;受活鸡
价格上涨影响,禽类
价格环比上涨5.0%,活鸡
价格上涨与中元节对鸡的需求有关。
因雨水季节持续时间长,影响本地鲜菜生长,同时加重外地菜运输的成本,导致鲜菜类环比上涨4.6%,拉动总指数上涨0.2个百分点;受厂家促销活动结束、恢复正价影响,液体乳及乳制品类上涨了3.9%,拉动总指数上涨0.03个百分点。此外,本地水果的大量上市,鲜瓜果
价格环比下降3.4%,拉动总指数下降0.07个百分点;蛋类
价格环比下降0.5%。衣着类和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环比上涨0.2%和0.3%。受经济不景气、房源增多影响,房屋租赁市场低迷,导致居住类
价格环比下降0.9%,影响总指数下降0.13个百分点。烟酒类、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与上月持平。
黄光辉说,从8月的数据来看,在全省九个地州市中,最高的是
贵阳市同比上涨3.5%,最低是
毕节市同比上涨1.3%,我市位居第4位;从1至8月的数据看,我市累计上涨1.6%,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2个百分点,最高是
铜仁市累计上涨2.5%,最低是兴义市和
凯里市均累计上涨0.3%,我市位居第6位。
预测:
下半年3%以内可控
今年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
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1.5%,涨幅较上年同期扩大0.2个百分点,是自2014年2月以来,连续17个月处于1.5%以内波动运行。其中,工业品
价格累计上涨0.9%,服务项目
价格累计上涨1.2%。
从上半年运行轨迹看,今年我市居民消费
价格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不规则“倒U”走势。
具体原因一是气候温暖,未出现凝冻极端恶劣天气,肉禽、鲜菜、鲜果等商品供应较充足,
价格平稳,鲜菜
价格由涨转跌、鲜果
价格大幅回落,加之去年1月春节抬高对比基数、国际原油
价格持续下跌(1月份下调2次)和元旦促销等因素综合影响,致使1月CPI同比涨幅不高,为0.7%,低位起步。二是节日需求影响,肉禽及其制品、蛋、水产品、干鲜瓜果、粮食等应节商品
价格大幅上涨;春运高峰,出行人数和交通费用
价格双双提高,部分服务用工和停车费
价格水涨船高,共同推动2月CPI同比
价格指数上行0.8个百分点,为1.5%。3月份,食品
价格虽习惯性回落,对
价格总指数上行取到一定抑制作用,但春暖花开,节后返程,短线旅游正旺,春节返乡人员陆续外出,旅游、机票、长途
汽车等
价格不降反升,再有煤气
价格改革尘埃落定,煤气政策性调高
价格,致使3月CPI同比与上月相同,为101.5。三是对外依存度高的城市特点、青黄不接的季节性因素和天热运输折损大的事实,推高4月食品尤其是鲜菜鲜果
价格;衣着
价格新品上市季节性上涨、药材
价格市场变动等因素加入涨价行列,影响4月居民消费
价格同比涨幅再上一个台阶,由1.5%上升为2.0%。四是烟草价税上调、“五一”长假需求拉动和生猪
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5月CPI同比
价格指数保持102.0%水平。五是雨水充足,阳光充沛,鲜菜、鲜果供应充足,食品类
价格的下行带动6月CPI同比指数下行,加上6月定基比指数高于前两月,6月同比
价格指数降为101.3,与1月份一起形成2015年上半年
价格运行的两个低点。
今年上半年,八大类商品及服务呈“六升两降”态势,食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涨幅较大,分别上涨2.3%、3.5%和1.9%,影响总指数上涨0.85个百分点、0.39个百分点和0.18个百分点,影响程度高达94.67%;烟酒类、衣着类、交通和通信类分别上涨0.2%、1.0%和0.6%,对总指数的影响为0.01、0.10和0.05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居住类下降,降幅分别为0.6%和0.3%。
“综合成因分析,一方面,
价格改革、劳动力成本刚性上涨及
价格构成中新涨价因素的强劲对稳定物价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
房地产市场低迷加上一系列正风肃纪政策效果的显现,对抑制物价上涨取到较大作用。下半年,在经济新常态下,实体经济下行压力或将进一步增大,
房地产市场调整力度也可能加码,从而抑制投资需求增长,因此,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偏弱对物价推升力有限,但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同时存在。随着猪肉
价格上涨和节日需求拉动,物价会有所上涨,但政府3%以内的全年物价调控目标可控。”黄光辉分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