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
墙体广告 在酒都仁怀市,有这么一群活泼在田间地头的干部,他们人人腰间挎着一个包,包里装着口袋书、笔记本、干面包……他们说农话、问农事、干农活,做规 划、找资金、跑项目……他们战役在脱贫攻坚最前沿、小康建立第一线,传送党的声音、助力基层开展,
大众亲切称他们为“挎包干部”。
今年,仁怀市采取个人申请、单位引荐、组织点将等方式,精准选派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组建了由48名科级干部、60名大学毕业生、60名
乡村学问青年 等300余名干部组成60个工作组,分赴该市60个村真蹲实驻、真帮实促、真干实效。驻村干部人人背着市里统一配发的“便民效劳包”,身份亮得更明,老百 姓一看就晓得是谁来了,有事就晓得找谁问谁了。
在三合镇安居村,记者见到了该村第一书记王洒。翻开王支书的挎包,里面塞满了村支部和村民施行产业项目的材料,还有两本厚厚的民情日记。王洒通知记 者,去年驻了一年村,今年又申请继续干,必需把协助村里施行的项目落实完才分开。一年来,王洒率领村民已建成了60亩水产养殖项目、300亩水晶葡萄种植 园,协助村里和
大众注册了6个
公司、4个专业协作社。
“你把
大众看得有多重,
大众就会把你围得有多紧。一个小小的挎包,亮的是干部的身份,装的是
大众的心声,架起的是干群合力脱贫攻坚建立全面小康的同心 桥。”仁怀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锋说,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在仁怀全面小康的进程中,“挎包干部”是脱贫攻坚阵线的“尖刀班”、“排头兵”,是联络效劳
大众的先锋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