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墙体广告 明建文帝魂归何处是历史上一大悬案,民间传说是
达州中山寺接收了这位遭难帝王的骸骨。近来,
达州组织了一支多达30人的专家团对
中山寺进行考古和证明。
位于
中山寺东侧30米远的一开阔地上,有一个被称为“天子墓”的地方,传说是明建文帝的最终归宿。据当地
大众讲,上面原有
围墙,上中下三层,上 坝36平方米,中有一塔,高约有一丈五尺,现仅剩塔基,中坝15平方米,下坝较小。民国时分下坝被砸开,得见地下室,七尺宽五尺高,再往里是一高宽一丈二 尺的石屋。
“从老
大众介绍来看,其规划和建制与明十三陵比较,有明皇陵的规划和特征。”
达州市博物馆馆长王平说,“但是不是真为建文帝坟墓,还需要更多考古依据支撑。”
中山寺距县城60公里,毁于二十世纪六十时代。通过几天的考古和证明,专家共同认为,
中山寺遗存有甬壁石刻、碑刻以及大殿基址等,甬壁石刻非常 精巧大气,内容有龙马负图、河图洛书、麒麟、凤凰等,旁有重修题记数处,时代有“大明嘉靖庚戌年”“大明万历十九年”等,由此可见
中山寺初建时代可能在明 代或更早时期。大殿基址面积甚大,有前中后三处,沿中轴线摆放,其规划异于寻常古刹,是川东区域非常罕见的明代大寺。“
中山寺虽然重建于明万历十九年 (1591年),但其遗存的甬壁石刻,雕琢技术非常精深,阐明该古刹非同一般。”王平说,“特别是一幅有龙凤石雕、龙在凤凰死后、龙头低而凤身高,龙头抬 起呈回头状,阐明民间传说也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