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
墙体广告 四月本是春意盎然的季节,但地处偏僻山区,坐落在巴塘县城西北部、海拔2900米的松多乡吉恩龙贫困村还在飘着小雪。可是,冷冽的北风没有吹散乡民们脱贫 致富的热心,低压的气温也没有冻住乡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神往。走进吉恩龙村羌活栽培基地,咱们看到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年青的姑娘小伙们正挥着锄头挖着 窝子,小心肠放置育苗,用泥土进行掩盖,分工清晰,井然有序,劳作场面好不热闹。在这里,咱们看到的是人世最美四月天。
自扶贫作业展开以来,巴塘县松多乡就把作业重心放在了切实处理群众增收这个核心问题上,量体裁衣大力培育工业开展。
“经过前期调研,归纳剖析市场、气候、土壤、海拔等条件,我乡于上一年栽培了1.2亩羌活,试种取得成功。本年,为了让吉恩龙村脱贫“摘帽”,我 们规模栽培了200亩羌活,期望能把资源优势转
化工业优势。羌活每3年销售一次,按每亩地产1500斤、单价12元的现有市场
价格测算,每亩地3年就可以 增产1.8万元。”松多乡党委书记扎西泽仁对笔者介绍。
工业开展需要技术上强有力的支持,为此乡党委、政府活跃建立训练学习渠道,先后3次安排乡、村干部前往阿坝州小金县沙龙乡苍坪村学习栽培技术, 引入育苗100万株。约请阿坝州专业技术人员到巴塘实地进行栽培辅导,现场教授栽培技巧和出产管理方法。举办栽培实用技术训练班5期,训练农牧民群众 800余人次,培育致富带头人8人,有用处理了致富无主心骨的问题,农牧民群众的技术得到了进步。“我要好好学习栽培技术,把技术学好了,在咱们家的地步 里也种上中藏药材,再也不等、不要、不靠了,我要靠自个的双手勤劳致富!”乡民阿西也参加了羌活栽培技术训练,对将来,他充满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