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墙体广告 穿行在前往平和县崎岭乡桂竹村的山路上,沿途皆是稠密的公益林,让人心旷神怡。
两年前,这条路只需3.5米宽,坡陡弯急,一边是峭壁,一边是山崖,遇上两车交汇常常“进退两难”。
路难行,柚子卖不出好价钱。桂竹村的柚子每斤要比镇区少0.1元以上。乡民曾镇元说,他家采收的柚子有8万多斤,一差即是8000元。村里总产量超越1300万斤,就要少收入130多万元,相当于每户均匀丢失七八千元。
2014年4月,省商务厅挂钩、集美大学派出驻桂竹村第一书记刘松泉就任。村里从
大众最亟须的路、水、电动身,大力改进基础设施建造。
2015年,桂竹村向上争取300万元资金,把进村9公里路途拓宽至5.5米、双车道,打通开展“大动脉”。
乡民有柚子种植收入,村财靠什么?桂竹村从省扶贫绑缚资金和对口帮扶资金中挤出30万元,使用2012年并校后就一直闲置的村小学教学楼,建造 35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本年3月27日,项目经市发改委存案,在县电力
公司的支持下,正式并网发电,预计年可增加村财收入4万元以上。把阳光成为动力,再 成为村财,桂竹村“财务空壳”的疑问得到了减轻。
“只需有阳光,就有收入,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就像是村里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桂竹村党支部书记曾凡城说,村里还有近三万亩的初始生态公益林,有家喻户晓的桂竹米酒。使用这些资本,该村正探究“村团体+
公司+农户”模式,创造旅行休闲村,完成“造血式”扶贫。
桂竹村发生变化的,还有村容村貌。
2014年前,桂竹村没电视信号、没安全饮用水,有“小锅盖”,有成堆垃圾。“如今,当年没有的,有了;当年有的,没了。”乡民曾顺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