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墙体广告 4月21日,家住
包头市东河区的李洋向本报记者反映,2015年她报考了东河区的公益性岗位。经过笔试和面试后,她被录取分配到东河区财神庙街道办事处工作。2015年11月2日上班的当天下午,她忽然接到东河区就业局的通知,由于工作人员失误,把两个同名同姓的李洋搞错了,她只考了60分,而另一个李洋考了91分。发现错误后,工作人员及时纠错,通知考了91分的李洋上班,她就不要上班了。这让她傻了眼,一时间无法承受。
上班当天被辞
4月21日,李洋和她的父亲向记者引见了状况。2015年,
包头市开发基层公益性岗位面向社会招募高校毕业生。9月26日,
包头市就业局在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了笔试。考试后,李洋没有上网查成果。10月29日,她忽然接到东河区就业局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她考上了公益性岗位,让她到东河区就业场面试。李洋依照请求填表、交了照片、身份证复印件。后来李洋经过了面试,被分配到东河区财神庙街道办事处工作。11月2日,李洋满心欢欣地上班了。可是当天下午,李洋忽然接到东河区就业局工作人员的电话,让她马上去就业局一趟。
李洋赶到东河区就业局后,一位李姓工作人员通知她,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将同名同姓的两个李洋的电话录入成一个号码了,她的考试成果是60分,另一个李洋考了91分,工作人员核对信息时发现了错误,让她就不要再上班了,并一再向她抱歉。
父女俩讨说法
李洋的父亲李印光对记者说,尔后他们屡次找东河区就业局讨说法,局指导表示,工作失误的员工曾经被处分,并再次向他们抱歉。他们不称心这样的处置结果,屡次到有关部门反映状况。今年4月初,东河区信访局把东河区就业局代表和他们父女俩找到一同停止调解。后来,东河区就业局工作人员通知李洋,让她去就业局交个人材料,布置到她北梁社区公益岗位上班,但是与财神庙街道办事处公益岗位不同的是,那里没有各项保险,是东河区财政发工资。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布置李洋到北梁公益性岗位上班,与她的考试成果无关,由于她是北梁居民,才布置这个岗位的。但是,李洋对这一布置并不称心。李洋还给记者看了东河区就业局出具的《关于李洋反映问题的处置意见书》。
东河区就业局作出解释
4月22日10时17分,记者来到东河区就业局社区工作效劳室,采访了处置此事的李姓工作人员。这名工作人员说,当地应考东河区公益性岗位共有150个岗位,考试后根据成果择优录取,全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在前期报名期间,由于报名人数多,工作人员误将同名同姓的两个李洋的电话录入成一样的。通知上岗时,工作人员拨通了考试成果是60分的李洋的电话,其实考试成果是91分的另一个李洋才真正契合录取成果。
包头市就业局在核对信息时发现错误后,东河区就业局工作人员马上纠错,通知仅上了半天班的李洋,向她阐明了状况,并向她抱歉。假如李洋不信任东河区就业局,能够到
包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调取原始试卷查看成果,当时两个李洋的准考证号和考场都有记载。
记者从
包头市就业局官方网站公式公告栏里找到《关于发布2015年
包头市开发基层公益性岗位招募高校毕业生考试笔试成果的通知》看到,序号为5X9、准考证号为201509262XX2的李洋,成果为91分;序号为7X5、准考证号为201509262XX5的李洋,成果为60分。
4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
包头市东河区东站街道办事处,见到了考试成果为91分的李洋,她曾经在这里工作5个多月了。这位李洋通知记者,她是去年11月3日正式到这里上班的。当时,东河区就业局工作人员通知上岗时向她解释,由于工作失误把两个同名同姓的李洋电话录入成一个号码了,通知了成果是60分的李洋上岗,经核对发现录取错误,就及时停止了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