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张家界墙体广告 5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
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买卖会大幕开启。
张家界市组织
张家界军声画院等6家文化企业参展,共推出砂石画、土家织锦、土家刺绣等多种地域民族特征鲜明的文化产品,并送去了桑植民歌、鬼谷神功等精彩扮演节目,不只为国内外朋友呈现了一场文化盛宴,同时展示了近年来
张家界文化旅游交融开展的灿烂成果。
张家界展团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余怀民带队。
本次文博会展期为5月12日至16日,共设9个馆,包括文化产业综合馆和时髦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8个专业馆。为了进一步推进大湘西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性维护工作,本届文博会非遗展以“大美
湖南·神韵湘西”为主题,重点推进大湘西地域国度级、省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的展现和买卖,让非遗产品走进民众,走进平民生活、走向宽广市场。
记者在
湖南非遗馆现场看到,
张家界市经过静态艺术展和动态扮演展相分离,休闲体验和欣赏消费相分离的方式,主要展现西兰卡普、土家刺绣、蓝印花布、惊梦竹筒酒、武陵奇石和少量文创产品等一批
张家界的非遗产品和工艺美术品,同时在扮演欣赏区展演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民歌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家界鬼谷神功。“太震动了,不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在观看完鬼谷神功扮演后,来自
广东的张先生啧啧称誉。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张家界有着享誉全球的山水风光,也有着历史长久、地域特征浓重的民族文化。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发掘、维护、传承和发扬民族地域文化,进一步丰厚、提质旅游市场的文化产品,
张家界积极探究,开辟创新,坚持文化与旅游相分离,坚持文化产业开展与精准扶贫相分离,走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之路,以企业为抓手、为阵地,完成对民族工艺、民族文化的维护和传承。
“西兰卡普”
即土家织锦,有着非常共同制造工艺,以原始古老的木质腰机作为编织工具,主要由机身、竹扣、梭罗、竹挑、踩板、衔接安装构成。在资料上追求自然,以苎麻、棉花、蚕丝作为经线和纬线,分为平纹素色和斜纹颜色系列。在用色上追求华美淳厚、多姿多彩,其图纹笼统夸大,以装饰美构成激烈的视觉冲击。土家织锦,大气精巧,有“工”而不“匠”、“艺”而不“俗”之美,充溢了民族的神秘与人文魅力。